2025年5月19日
作為粵西地區首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湛江綜合保稅區
迎來一期正式封關運營兩周年



兩年以來,湛江綜保區在服務內外貿發展、開發建設、豐富產業業態、服務企業等方面主動作為,銳意進取,堅持創新驅動、區港聯動、政企同動、關地互動,為助力湛江與海南相向而行、全力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注入強大動力,湛江市外向型經濟新引擎初見成效!

兩年以來,湛江綜保區積極響應國家、省的戰略部署,利用湛江產業優勢和資源稟賦,“亮底色”“提質量”“拓規模”三步走,推進湛江綜保區特色化高質量發展。一期區內積極布局大宗商品保稅加工倉儲產業,區內糧食及加工企業年加工糧食產能高達350萬噸,營收近200億元,進出口值超60億元,實現全口徑稅收收入近12億元,較封關首年翻3倍。其中進出口總額從封關首年的20億元升至2024年的36.9億元,排在全國168個綜合保稅區第130名,較封關首年前進11位,出口實現“零突破”,進口持續穩定增長,以全市不到萬分之一的土地貢獻了全市約9%的外貿進口額。
(一)“買全球、賣全球”特色跨境平臺蓄勢待發
湛江綜保區正建設倉位面積為3000平方米的湛江綜保區跨境電商項目(一期),計劃開展“1210”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和一般貿易進口業務,主要布局紅酒、保健品、食品、母嬰、美妝等高頻消費品類,引進京東以及宏遠集團的電商商品。預計2025年內實現日均3000個包裹以上營業規模,全年倉內實現進口貨值總額超億元人民幣。

(二)“保稅+研發制造”產業項目首次落地。
湛江綜保區積極探索新發展路徑,引進卡萊灣商用汽車及冷鏈物流裝備研發智造基地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入區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1.2億元,聚焦商用汽車、特種車輛、冷鏈裝備等領域研發生產,預計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約1.6億元,年進出口總額超億元,將有力支持提升商用汽車及特種裝備領域的制造水平,吸引上下游相關企業集聚,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帶動就業,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兩年以來,湛江綜保區堅持推動智慧園區建設,助力園區管理向高端化、智能化轉變,監管進出區車輛超24萬輛次,貨物總量725萬噸,為企業發展按下“快進鍵”。智慧園區的建設為綜保區建立起一套統一、集中完整的申報、物流監控系統,實現了“事前預測、事中監管、事后分析”全程監管。在卡口管理上,一方面能夠實時掌握進出車輛、貨物、通關時間等數據,及時處理貨物進出問題及保障監管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區港之間貨物數據聯動互通,實現全流程電子化通關,使貨物進出區時間壓縮40%以上,單票貨物物流成本降20%-30%。高峰期卡口日均過卡車次愈千,過卡貨物超15000噸,實現“秒速”申報、車輛15秒內過卡,做到“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湛江綜保區以優化土地利用為目標,加快標準廠房建設,第一批14萬平方米廠房將于2025年上半年開工,第二批5萬平方米廠房于年底開建。屆時,配合現有廠房,區內將形成25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和通用倉庫,為優質項目落地提供堅實支撐,進一步增強產業承載力,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展望未來,湛江綜保區將繼續砥礪奮進,勇攀高峰,聚焦“拓源、創新、增效、協同”,持續深化“區港聯動一體化”建設,做強做大產業服務配套,著力打造面向境內外的貿易便利化、功能多元化、服務專業化的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實體平臺、大灣區組合港服務基地、對接海南自貿港經貿合作的先行示范區,為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注入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