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幾位家長聊天,大家發現小豆莢自從上了三年級,學習進步了不少,紛紛求教我們家有何“錦囊妙計”,聽到我的分享后,媽媽們都很感慨:原來這些小事對提高成績幫助這么大。
學習習慣大檢查,你是否也有下面的行為:
A:準備寫作業才開始收拾雜亂的書桌;
B:學習資料亂丟,學習時現用現找,浪費時間;
C:寫作業拖拉,總是寫到很晚;
D:平時不復習,考前臨時抱佛腳。
其實想要克服這些問題很簡單!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需要著重培養學習習慣,好習慣能幫助你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輕松更遠,得學習者得天下!
那該如何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呢?以下4個錦囊分享給你——
錦囊一:閱讀習慣
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夠提高識字量,培養語感,它更是學習其他學科的敲門磚。在低年級時,為了保護小豆莢的閱讀興趣,我們選擇讓她泛閱讀:有趣的漫畫、天文科學、情緒管理、科普類繪本等,這里要注意,一定要配合拼音指讀。等到了三年級,我們就會主動引導小豆莢閱讀散文類、歷史類、寓言故事等書籍,為課內學習添磚加瓦。如果平時學習時間緊張,無法安排課外閱讀,可以安排在周末假期等集中閱讀,上下學在車上聽音頻也是個好方法。
錦囊二:寫作業習慣
1、先放松再學習:經過一天緊張的學習,一到家就寫作業明顯覺得動力不足。通過實踐,我們發現放學后先去戶外玩半小時再回家吃飯寫作業效率更高。戶外玩耍推薦:扔飛盤、玩大氣球、放風箏、跳繩等,不僅有趣、便于攜帶,還能放松眼睛。
2、每日計劃+計時學習:開始學習前,小豆莢會簡單羅列今晚計劃,例如:1、完成作業。2、做粘土手工。3、計算滿分獎勵自己玩桌游。先制定計劃的好處是明確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么,有了目標感寫作業就不會磨磨蹭蹭,畢竟浪費的都是自己后面玩的時間。為了合理安排每科作業時間,提高專注度,推薦使用一個計時器,在倒計時中完成會更有緊迫感,并且可以復盤當天的學習效率。最后,完成一項就在計劃表里打勾,這是小豆莢每晚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3、先復習再寫作業:很多時候不是你寫作業慢,而是對新的知識點不熟悉。經過一天學習,到了晚上大腦知識點記憶會變得模糊,提前先過一遍課本再動筆,看似浪費時間,實則提高了做題效率,磨刀不誤砍柴工。
錦囊三:整理錯題本習慣
低年級可以固定每個周末整理一次錯題本,高年級題量增大則需要每天整理。我們發現單純手抄錯題效率并不高,利用手機軟件掃描,自動整理錯題集并打印,更節約時間。周末可以進一步把錯題歸類整理,分析原因,查漏補缺,可快速彌補知識盲區。
錦囊四:做題好習慣
讀題時必須圈關鍵詞,不明白的地方多讀兩遍,確保理解題意再解題。做數學題時要養成畫圖的好習慣,用圖形解決數學應用題等。
這些措施看起來都很簡單,難就難在堅持。一開始,孩子爸爸對小豆莢沒完成的部分“睜只眼閉只眼”,但是我會嚴格監督執行。經過一段時間,習慣逐漸鞏固,小豆莢已經能自主安排她的所有學習了,一回到家就自己列出當天計劃,逐項完成。如果你也有學習習慣不好、基礎知識不扎實的煩惱,不妨試試這幾個錦囊,從培養好的學習習慣開始,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學習越來越輕松,成績也會逐漸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