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局獲悉,為高質量推動全市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工作,有效擴大投資,該局廣借外力、科學引導、統籌分類,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實現謀劃儲備重大項目1936個,涉及項目總投資1.15萬億元。(據12月30日《湛江日報》)
我市謀劃儲備的重大項目數量多、投資大,而且涵蓋產業、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多領域……接下來,全市上下當盯著項目抓,圍著項目轉,扭住項目干,唱響重點項目建設湛江“好聲音”。
實干是最響亮的語言,實績是最有力的見證。唱響重點項目建設湛江“好聲音”,就是靠實干創實績,讓一張張重點項目的“施工圖”變“實景圖”。以“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跟著項目轉”為原則,推行“三個一”包保模式,推深做實“月通報、季點評”等調度推進機制,對未按計劃推進的項目實行“紅、黃牌”預警……聚合“簽約一個、落地一個、見效一個”的各方優勢力量,動起來、跑起來、干起來,健全全鏈條服務保障機制,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力推動項目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達產一批、入庫一批、增效一批。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重點項目質量的優劣,關系到項目的正常運行,更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此,必須唱響“質量之歌”。既要正確處理質量與速度關系,當質量與速度發生矛盾時,一切讓位于質量;又要強化質量管理,壓實建設方、施工方、監管方的責任,嚴把材料采購、工程監理、合格驗收關,不斷打造重點項目建設精品工程。
一手抓在建項目建設,一手抓招引項目落地,才能有效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這也是重點項目建設湛江“好聲音”的“點睛之筆”。當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拓展招商引資渠道,發揮好“鏈主”企業、中介機構、產業基金等作用,完善招商政策,創新招商方式,持續推動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著力招大引強、招新引優,用一個個大項目、好項目形成的“四梁八柱”,擎起湛江穩步發展的“高堂廣廈”。
火熱的工地,奮進的湛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重點項目建設湛江“好聲音”必將強勢來襲、唱響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