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徐聞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發出關于第八批徐聞縣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公示。(據12月26日《湛江晚報》)
建筑是城市“凝固的藝術”,青磚灰瓦各有故事。對古建筑的保護與活化齊頭并進,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古建筑,不只是單純的保護、保存,還要找到可持續的方式活化更新。在香港,運用創意將建筑物轉化為獨特的文化地標,并采取社會企業營運模式,注入商業管理元素,盤活歷史建筑。同時,在盤活的過程中,政府向社會上的一些非營利機構發出合作邀請,機構應邀向政府遞交活化歷史建筑的建議書,詳細說明如何保存和發揮有關歷史建筑的價值,如何運營、如何令社區受惠等問題,多元化盤活古建筑,讓香港的古建筑重煥光彩。我們要因地制宜,結合港城的實際情況盤活古建筑,如一些古建筑既有文化價值也有旅游價值,可以將古建筑的活化與我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在古建筑的活化中,我們始終要堅持的原則是守護城市的“根”與“脈”,讓這些古建筑向人們訴說港城輝煌過去的同時,也喻示著港城這座城市必將煥發出更大的新活力。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展示的是城市風貌,體現的是城市品位,決定城市的活力和長遠競爭力。歷史經驗表明,凡是對城市文化保護傳承開發利用好的城市,就更具有文化軟實力,更具有吸引力,更具有競爭力。歷史建筑是城市發展變遷的縮影,更是城市歷史沉淀的文化基因,我們要充分利用文化+、數字+等科技手段,加大對老建筑和文物進行保護性修繕和挖掘開發利用,不但要讓歷史建筑“發聲”,更要讓它們“活”起來、“火”起來。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展現文物建筑的歷史沿革、立體影像及歷史故事等多維信息,可通過文字、圖片、語音等方式了解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事,推動歷史建筑可閱讀、可感知、可欣賞、可參與、可消費,形成獨特的文化魅力、時尚魅力和消費吸引力。這不僅有助于讓市民和外地游客了解港城的建筑,體會港城歷史的厚重,而且也是推動文物知識普及程度和宣傳手段上的創新,更好地促進港城人民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
歷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是一座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港城珍貴的歷史資源,是港城人民的責任義務和使命擔當。要倍加重視文化強市建設,倍加珍惜寶貴文化資源,倍加努力做好文化工作,堅決扛起抓文化、興文化、強文化的時代重任,實現文化強市建設的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