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春早》中的湛江調順跨海大橋。
今年10月—11月,長達75米的中國畫長卷——《嶺南春早》在廣東美術館展出,12月又在線上發布動畫版進行展示,引起觀眾、網友們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其中,湛江秀麗風光和部分地標建筑也躍然紙上。
據悉,本次展覽由廣東省政協主辦,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州美術學院、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協辦,廣東美術館、廣東省政協文史館承辦。這幅中國畫長卷名為《嶺南春早》,長75米,高0.921米,精選廣東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富有代表性、藝術性的歷史名勝、人文景觀、現代地標串珠成鏈,以筆墨丹青講好中國故事、大灣區故事、廣東故事。
本次長卷創作聚集當代嶺南畫壇名家,陳金章、許欽松、李勁堃、陳永鏘、方楚雄、梁江、蘇華等擔任藝術指導并參與創作,林藍、張弘、劉思東、王永、黃唯理、孫戈、楊峻等擔任主創,參與創作藝術家共45人。長卷創作自提出意向到完美收官,歷時近8個月。藝術家們眾志成城,日夜奮戰,交流合作,充分展示了嶺南美術界真摯濃厚的家國情懷。長卷創作弘揚嶺南畫派精神,與時俱進,求新求變,大量運用城市建筑、鄉村風貌、建設項目等現代元素,讓傳統山水畫格調與現代建設發展場景和諧統一,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展示嶺南的山川之美、人文之韻、藝術之魂,可謂新時代嶺南版的“千里江山圖”。
本報記者從《嶺南春早》長卷中看到了“風正帆懸”雕塑、湛江奧體中心、調順跨海大橋、赤坎金沙灣、特呈島、徐聞港等雷州半島秀麗風光和部分地標性建筑,令人贊嘆。
“長卷覆蓋南粵全省地域空間,畫面云蒸霞蔚,生機勃勃,全景式展現南粵山河新貌;把各地最具生活氣息的民眾活動場景,有機整合于山水構圖,拓寬了筆墨語言的表現力。”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梁江從創作題材、地域畫風、人文氣息上,總結了《嶺南春早》長卷的“三大突破”,在他看來——“這是一件史詩性、標志性作品,必將進入中國美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