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記者從湛江灣實驗室了解到,經過該實驗室和業主企業密切協作、全力防御,“恒燚1號”養殖平臺成功抵御超強臺風“摩羯”侵襲,主體結構完好,網衣未發現破損,魚群狀態良好。

超強臺風“摩羯”過后,“恒燚1號”養殖平臺主體結構完好。通訊員供圖
此次是“恒燚1號”投入運營以來首次接受超強臺風考驗。作為該養殖平臺設計方,湛江灣實驗室嚴陣以待,迅速組織“恒燚1號”海上平臺的防護,提前組建“恒燚1號”抗臺風工作專班,連續召開兩次專家分析會研究制定防臺風預案。技術團隊提前登上網箱和恒燚公司共同落實防臺風預案,向湛江海事局東海島海事處進行情況通報,做好充分防御準備。
9月6日至8日臺風期間,實驗室重點加強了“恒燚1號”實時監測。智慧漁業研究中心搭建了網箱在線監控系統,可通過手機網絡登錄在線查看平臺狀態,技術團隊安排專人遠程實時跟蹤網箱狀態,監控記錄和分析平臺海域環境、氣象條件、網箱位置及姿態等重要數據,及時掌握平臺安全狀態,為網箱后續的優化改進積累寶貴的技術參數。通過不間斷監測發現,經過一天一夜暴風驟雨侵襲后,“恒燚1號”主體結構完好,光伏面板等主要甲板設施外觀正常,遠程監控暢通;盡管平臺記錄到的最大瞬時風力達到62m/s(達到17級),最大瞬時流速達到3.21m/s,但是“恒燚1號”和飼養魚類安然無恙。
技術團隊通過“恒燚1號”智慧漁業顯控系統實時掌握平臺情況。通訊員供圖
臺風過后,實驗室和業主廣東恒燚海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迅速統籌組織檢查設備,查看統計受災情況,確保及時復工復產。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實地檢查設備、網衣、養殖魚類情況以及各項參數、指標后,結合多年魚類研究和防風經驗,為平臺運營方給出近期養殖建議。
湛江灣實驗室表示,將總結此次防風工作經驗,發揮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深遠海養殖平臺的設計水平和運營管理水平,提升深遠海養殖平臺的防風能力,同時建立健全應急風險管理機制,提高應急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助力我市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