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聞縣西連鎮海面“海洋牧場”金鯧魚迎來豐收,工作人員忙著收獲金鯧魚。 記者張鋒鋒 攝
3月29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十一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其中,廣東湛江對蝦、金鯧養殖基地榜上有名,被列入全國“特色農產品原料基地”。
記者看到,原文為:“水產品:福建、山東、廣東、遼寧、廣西、浙江等海水養殖基地;湖北、廣東、江蘇、江西、湖南、安徽等淡水養殖基地;江蘇盱眙、湖北潛江小龍蝦養殖基地;江蘇陽澄湖大閘蟹養殖基地;廣東湛江對蝦、金鯧、珠海海鱸養殖基地;福建寧德大黃魚、鮑魚養殖基地;海南羅非魚養殖基地等。”鼓勵各地區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獨特飲食文化,充分釋放產業發展潛力,推動全面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指導意見》明確了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基本形成“百億龍頭、千億集群、萬億產業”的地方特色食品發展格局,培育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傳統優勢食品產區,2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龍頭骨干企業,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業化典型案例。《指導意見》部署了優質原料保障、產業集群建設、技術裝備提升、質量安全保障、特色品牌培育、轉變發展方式以及業態模式創新7個方面工作20項任務。
《指導意見》瞄準建設現代食品產業體系,圍繞食品工業全產業鏈推進上下游協同發力,從農產品原料的保障、到產業集群的建設、到技術裝備的提升、再到食品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拓展,均進行了工作部署和安排,特別是設置了“特色農產品原料基地”“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集群”以及“技術裝備和工藝提升方向”三個專欄,對重點工作進行了細化和聚焦。同時,在品牌建設方面持續發力,慎終如始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堅持以創新為引領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鏈向高端攀升,向新場景和新賽道延伸,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