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圍繞水產、畜禽和果蔬等領域創建預制菜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建全鏈、豐品類、強品牌、擴影響為主線,到2025年,爭取謀劃創建2至3個預制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產業集群,成規模輻射,成體系發展。(據3月28日《湛江日報》)
“民以食為天”,餐飲業升級換代,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和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革,是消費領域重要的話題。作為當下食品領域內的知名風口,預制菜在定義上是指以農產、畜禽、水產品等為主要原料,經過洗、切及配制加工等處理后可直接進行烹飪的預制菜品。對于餐飲企業來說,預制菜可以減少人工成本,提升出餐效率,保證口味穩定,保證食品安全質量。對于消費者而言,這種便捷風味菜品不僅迎合了城市上班族對便捷用餐的需求,也為露營、民宿等許多領域的配餐需求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因此成為餐飲領域的新“爆點”。
為促進預制菜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推進湛江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二條措施》《湛江市金融支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相繼出臺,措施涵蓋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完善冷鏈物流體系、支持組建預制菜產業聯合會等內容,從生產、科研、人才、貿易、品牌等多個維度出發,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截至目前,湛江市預制菜產業聯盟成員共有154家,其中龍頭企業13家,主要產品品類20余個、品種近500個。2022年,我市預制菜產值55億元。
“金”政策支持下,機會之窗為湛江預制菜產業最大限度地打開。不過,也要看到,當前行業內還存在龍頭企業少、品牌知名度不夠高、面臨同質化競爭等問題。因此,推進湛江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通過頂層設計推動產業向縱深融合,推進預制菜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應做好預制菜加工、農村電商物流、鄉村休閑旅游等鄉村產業與產業消費一體化融合,延長農業產業鏈,切實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預制菜市場的監督與管理,健全完善中央廚房食品安全監管的制度措施,強化預制菜加工、運輸、銷售、使用企業監管,加大抽檢力度,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健全生產商安全保障、可追溯體系,制定專門的食品安全標準;以及把采購、生產、質檢、配送等不同的場景集成到一個系統,建立全程的質量控制體系以及溯源體系等。
目前,湛江預制菜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讓更多“湛江味道”香飄五湖四海,要積極打造預制菜產業發展的生態高地、創新高地、價值高地,這對于提升湛江預制菜的產業布局和城市競爭力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