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雖是在外地過,但餐桌上一樣是家鄉的味道,且采用預制菜加工,方便快捷又美味。”選擇在湖北過年的湛江小伙陳日輝,通過網上商城采購了國聯水產生產的菠蘿烤魚、黑松露鮮蝦餃、剁椒金鯧魚等預制菜,品嘗到了家鄉水產菜熟悉的味道。
當前,湛江正奮力打造“全球水產產業高地”,發展預制菜產業也被列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作為我國最大的水產食品企業和水產預制菜的龍頭企業,近年來,國聯水產正不斷促進標準化與自身預制菜食品的采購、研發、生產、品牌有機銜接,奮勇爭先打造水產預制菜標桿,賦能水產業產業鏈,提升產業價值,助力湛江水產業高質量發展。

2月4日,工作人員展示國聯水產預制菜品。 記者 張鋒鋒 攝
打造標桿 讓湛江水產走向世界
2月3日,記者走進國聯水產生產車間,沒有機器轟鳴,車間內靜悄悄,但自動化的生產線上卻是“熱火朝天”。新鮮的對蝦經過清洗、自動剝殼、保鮮、包裝等一系列程序,等著被送往全國各地。監控顯示屏上,每條生產線的工作人員工作細節,生產數據一目了然。在這里,數據化和自動化正讓一條條鮮活的湛江魚、湛江蝦用標準化的方式,變成一道道美味的預制菜,通過冷鏈物流,從國聯水產這個中央廚房,端上全世界的餐桌。
水產,素來是湛江人的驕傲。湛江地處南海之濱,三面環海,水產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加工、出口基地。憑借著湛江得天獨厚的水產資源優勢,近年來,國聯水產圍繞對蝦、魚類、小龍蝦、牛蛙類等水產品,聚焦水產預制菜細分領域,持續研發一批如酸菜魚、烤魚、牛蛙等系列產品,并成功打造出多款億元、數億元銷售額的爆品,實現了規模化、現代化的路徑。短短幾年,國聯水產即熱類預制菜銷售規模超過8億元,預制菜營收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在此帶動下,黑魚、清江魚、牛蛙、金鯧魚、海鱸魚等大品類上游養殖規模不斷壯大,養殖技術日漸精進,養殖模式不斷改善,養殖戶的收益也不斷上升。
當前,國聯水產擁有上海和湛江兩地的食品研發中心,配備來自國際大型連鎖餐飲的資深研發總監、研發總廚組成的研發團隊,搭建起系統化、標準化、定制化的產品研發體系,國聯水產也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水產食品加工企業和國內以水產品為特色的預制菜龍頭企業。
標準規范 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預制菜雖然火爆,但因為缺乏行業標準等問題,催生了諸多困擾行業發展的痛點堵點。我們希望通過申報的預制菜產品規范,讓預制菜行業規范發展,讓餐桌上的預制菜更放心,讓客人們更安心,讓味道更歡心。”年前,國聯水產發起申報的預制菜產品規范團體標準正式獲批,為推動預制菜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品質和標準是預制菜的生命,我們要確保消費者餐桌上預制菜吃到嘴里的味道,和我們在廚房里嘗到的味道是一樣的。”國聯水產集團董事會秘書梁永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預制菜的火爆,參與的企業眾多,產品品質參差不齊,消費者的權益很難得到保障,因此,制定預制菜產品標準變得特別重要。
針對預制菜的概念界定不清、產品標準不統一、食品安全存隱患等痛點、堵點,國聯水產主動牽頭申報國內首個預制菜團體標準,由此構建預制菜質量安全監管規范體系,規范預制菜發展、提升預制菜品質及食品安全水平,在《預制菜產品規范》中,對預制菜原料、加工工藝、包裝、標識、儲存、冷鏈運輸、微生物指標、添加劑指標、農藥殘留指標等均作出了統一規定。
“通過這一規范的制定,將明確預制菜定義和邊界、規范預制菜行業發展,提升預制菜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水平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梁永振表示,希望通過該規范推動預制菜行業的技術創新、產業創新以及模式創新,激發下游消費活力,對接海外出口貿易需求,進一步推動預制菜行業的發展。
展望未來 打造預制菜國際品牌
“受益于城市化、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不斷升級等因素,中國將是未來十年最大的水產消費市場,增速持續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梁永振表示,目前,國聯水產在中國水產品市場已經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營銷網絡覆蓋流通、餐飲、商超、電商新零售等全部渠道。產品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在不斷提升。在國際市場,公司產品也已涵蓋了北美洲、歐洲、大洋洲以及東南亞等核心區域,進一步強化了“賣全球”的銷售格局。
展望未來,國聯水產將進一步推動全球化的發展戰略和全渠道布局,以預制菜為抓手,強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強化營銷的帶動作用,拉近公司與用戶和消費者的距離,根據市場需求制定品牌策略,打造一流水產品食品品牌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