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培育優質中小企業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印發實施。
作為未來五年我市在培育創新型、專精特新、“小巨人”優質中小企業的綱領性政策文件,《方案》出臺的背景和重要意義是什么?重點任務有哪些?具體有哪些培育措施和保障措施?……就這些中小企業所關心和關注的內容,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進行了詳細解讀。
深刻認識我市培育
優質中小企業的重要意義
據悉,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廣東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等有關工作要求,做好我市優質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下同)培育工作,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我市出臺并推動實施《湛江市培育優質中小企業行動方案(2022—2025年)》。
《方案》提出,引導我市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推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專注于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優質中小企業,促進中小企業素質整體提升,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5年,在全市范圍內累計培育300家以上優質中小企業,其中,省級以上創新型中小企業200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家以上。
以七大重點任務為抓手
精準施策全力護航
據介紹,《方案》立足我市實際,明確了推進梯度培育、技術創新、市場開拓、數字賦能、融資提速、生態優化、營收倍增等七大重點任務,開展企業認定支持、園區培育支持、企業融資支持、人才培育支持、數字化提升支持、用地用房支持等六大培育措施,推出加強組織協調、強資金支持和典型宣傳等三項保障措施,精準施策,政策、服務“雙管齊下”,全力護航中小企業發展。
這份《方案》可謂“含金量”十足,“干貨”滿滿。
——推進梯度培育。以高新技術企業為基礎建立全市優質企業培育庫,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省“專精特新”資質評定。對2022年以來,被認定(含復核)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給予不超過50萬元獎勵;對被認定(含復核)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不超過30萬元的獎勵。對被認定(含復核)的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獎勵。
——推進技術創新。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技術成果產業化運用,支持專精特新企業與高校聯合申報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對承擔國家和省重大項目的專精特新企業,探索擇優賦予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揭榜掛帥”或自主舉薦名額;建立多層次人才培訓體系,實施“新粵商”培訓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省內外高級研修班培訓。
——推進市場開拓。把培育優質中小企業與做優做強產業鏈相結合,鼓勵“鏈主”企業向優質中小企業開放市場、創新、資金、數據等要素資源。
——推進數字賦能。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施數字化技術改造,建設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提高企業內部的生產管控和精益制造能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帶動上下游企業10家以上的給予一定獎勵,相關獎勵標準參照湛江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等文件執行。
——推進融資提速。充分發揮政府產業引導基金作用,促進社會資本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股權投資力度,引導各類投資機構擴大直接投資規模,鼓勵引導各類地方金融機構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推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批量融資服務,鼓勵銀行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設立專屬產品。
——推進生態優化。建立健全各縣(市、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依托鎮(街)公共服務平臺、園區管委會設立中小企業服務站。鼓勵縣(市、區)對成功從湛江市行政區域以外引入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落戶的省級以上產業園區運營主體,給予單個項目一次性獎勵。對聚集10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產業園區授予專精特新園區牌匾,并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省級以上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同時,將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用地需求優先納入供地計劃,專門針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需求規劃切分并供應一批中小工業地塊。
——推進營收倍增。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領軍人才,力爭通過3至5年,推動一批省級以上(含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現營收倍增。
不折不扣抓好《方案》貫徹落實
據悉,下一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會同有關單位加大《方案》宣傳力度,加強指導督促和跟蹤服務,切實提高政策知曉率,推動政策直達快享,讓企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一是強化《方案》宣傳解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在我市主流媒體上對《方案》進行解讀,并在市內各地分片進行宣貫,進一步擴大《方案》影響力和覆蓋面,讓廣大中小企業及時知曉政策、熟悉政策。
二是狠抓《方案》貫徹落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對《方案》有關政策措施進行細化分解,確保每條政策措施都能落地落細落實。各縣(市、區)也將加大政策貫徹落實的力度,出臺配套政策措施,讓廣大中小企業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及時享受政策紅利。
三是做好《方案》實施跟蹤評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市、區)有關部門將強化責任擔當,扎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實,組織做好政策實施跟蹤監測,加強問題研判,定期總結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