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開辦企業“零成本”、0.5天辦結;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約8%;守牢產品“質量安全”底線,連續兩年在省政府對地級以上市政府質量工作考核中榮獲最高等級A級;1家企業獲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實現我市在省政府質量獎項上零的突破……
2022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落實“三化三大”發展思路,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市場監管工作,全力保市場主體、守市場安全、促質量提升、助創新發展,在穩住湛江經濟大盤,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中彰顯市場監管人的新擔當、新作為。
黨的建設是一切工作的根基。市市場監管局始終堅持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強化政治建設、組織建設、法治建設、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防疫情
守土盡責 疫情防控屏障持續筑牢
對照冷鏈市場主體清單,“入冷庫開冷柜”檢查,做到監管“有底數”,檢查“全覆蓋”,從緊從細落實好進口冷鏈監管措施;有的人走訪每家藥店檢查,“戴口罩、測體溫、掃場碼、全登記、立上報”有條不紊,從嚴從實發揮好藥店前沿“哨點”作用;駐守農貿市場,督促市場開辦方每日清潔消毒、確保“一入一出、掃碼測溫戴口罩”,科學管控人流,嚴格價格執法,做到“駐場監管、秩序井然”……這一幕幕,是一線市場監管人的工作常態。
市市場監管局擰緊責任鏈條,盯好盯緊冷鏈食品、進口食品冷庫、農貿市場、零售藥店等重點環節,壓實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落細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筑牢市場監管領域疫情嚴密防線。
為更好發揮零售藥店“哨點”作用,在本土疫情發生后,市市場監管局快速啟動零售藥店購買《目錄》內藥品實名登記報告、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加密頻次、強化市場價格監測監管等應急響應機制,同時,督促全市零售藥店、農貿市場、食品生產單位和進口冷鏈食品冷庫等全覆蓋建立了“場所碼”并嚴格落實掃碼查驗措施。
穩物價就是穩民心。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積極主動作為,對全市廣大經營戶和企業發出《提醒告誡書》,嚴厲打擊哄抬物價行為,確保價格平穩。
“0506”“0804”疫情期間,市市場監管局全體黨員干部聞令而動,盡銳出戰,積極落實“雙報到”要求,成立臨時黨支部11個、黨員突擊隊25個,43名黨員干部到所在社區報到,參與社區疫情防控。
穩經濟
精準施策 助力市場主體持續增長
“現在開辦企業不僅速度快、服務好,而且還免費贈送‘開業大禮包’,湛江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真是越來越好了”。湛江某置業公司負責人黃先生說。
自2022年6月6日起,市市場監管局在已實現為新辦企業免費刻制印章(含公章、發票專用章共2枚)的基礎上,推進為新開辦企業增加免費刻制3枚印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的服務,實現免費刻制一套共5枚印章的“暖企”服務,讓新開辦企業“零成本”服務再升級。累計發放免費印章1.88萬套,為企業節約成本612萬元。
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穩經濟的各項政策措施,以及市委、市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在市場準入、公平競爭、質量提升、標準化、知識產權等方面聚焦發力,精準施策,助力全市穩住經濟大盤。
——市場準入環境進一步優化。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分類推進市級及市級以下政府部門實施的181項事項的審批制度改革。企業開辦實現0.5天辦結,全省第6個實現企業開辦銀行預開戶,全省第4個建設使用企業開辦“一窗通辦”平臺,實現線下開辦企業“一口受理、后臺流轉、信息共享、同步審批、統一出件”,市場準入速度更快。
1-9月,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64萬戶,同比增長1.38%,其中新登記各類企業1.08萬戶。
——為企業紓困解難措施更加精準。實施“省內遷移通辦”,“一次申請、一次辦結”,共辦理遷移登記2082戶。支持企業以股權出質登記拓寬融資渠道,1-9月,全市共辦理股權出質登記100件,被擔保債權數額243.24億元。全力推進“個轉企”工作,提高個體戶抗風險能力,1-9月共辦理“個轉企”328戶。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制定了全市第一份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使執法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系列扶持政策堅定了市場主體發展信心。截至9月底,全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37.55萬戶,其中各類企業8.59萬戶,同比分別增長8.01%和8.1%。
——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快形成。建設“雙隨機、一公開”綜合監管平臺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子系統,實現企業信用風險分類分級監管。建立全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加強網絡交易和廣告監管,加強消費維權,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1-9月,共受理消費訴求10266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109.72萬元,公益支持消費者訴訟12件。
——質量工作穩步提升。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獲第七屆省政府質量獎提名獎,實現我市在省政府質量獎項上零的突破。修訂出臺了《湛江市政府質量獎評審管理辦法》。我市在2021年度省政府對地級以上市政府質量工作考核中榮獲最高等級A級,連續兩年A級。
——計量標準加快建設。推進廣東省海產品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能力建設,完成相關計量標準建設17項。廣東湛江徐聞港客滾輪渡港口服務標準化試點進入2022年度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公示名單。參與省地方標準《粵菜預制菜包裝標識通用要求》《預制菜產業園建設指南》等的修訂,統籌推進預制菜省級標準化試點申報工作。
截至9月底,全市累計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2項、國家標準127項,發布市級地方標準87項;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288項,建成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8個、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45個。
——知識產權工作成效顯著。截至8月底,全市累計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268件;新增PCT國際專利申請量47件,數量居粵東西北第一,同比增長261.5%,增幅居全省第二;現有注冊商標7.2萬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8件;獲第23屆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完成質押融資貸款1.95億元。
保安全
嚴管嚴治 民生安全底線持續壓實
“舌尖上的安全”是否有保障、是否有哄抬物價的現象出現、大型游樂設施是否安全……這些問題始終記掛在市場監管人的心頭。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對全市各大商超、農貿市場、餐飲店、網紅景區開展不間斷巡查,須臾不放松警惕,讓廣大市民放心消費、安全消費、品質消費。
安全是發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諧之源。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認真落實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四個最嚴”要求,壓實屬地責任,落實監管責任,牢牢守住食品、藥品、工業產品和特種設備的民生安全底線。
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加快推進市級“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平臺建設;開展食品安全“守查保”專項行動、“濕粉統一查”和濕粉生產單位提質工作、食品小作坊提質行動。截至9月底,全市完成食品抽檢3.09萬批次,開展食用農產品快檢37.83萬批次,2.43萬家食品經營主體完成風險分級管理評級工作。
在藥品安全監管方面,開展監督抽檢和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醫療器械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化妝品“凈網清源”等專項行動;開展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綜合改革試點。
在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重點對電熱水壺等30種工業產品開展質量監督抽查;開展助企護民保安康和護苗助老行動,確保兒童老年用品質量安全;推進市場監管領域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
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方面,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全省率先試點應用廣東省特種設備電子監管系統,積極推進智慧監管,持續加強安全監管和檢測服務力度,全力守護好發展安全。
民生無小事。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全力推進民生實事,牽頭抓緊抓實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壓實各方責任,“一場一策一賬”推進落實。目前,已按期全部完成列入省民生實事的53家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任務;列入市民生實事升級改造的50家農貿市場已全部動工,已完工29家。
成績屬于過去,奮進正當其時。踏上新的征程,市市場監管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再接再厲,圍繞“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著力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加強市場安全監管,維護公平有序市場秩序,深入實施質量強市和知識產權戰略,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加快構建與高標準市場體系、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匹配的現代化市場監管體系,更好服務湛江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