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們的作品非常有創意。通訊員供圖
“嶺南師范學院美術專業的大學生將藝術課堂開進鄉村,在孩子們的心田種下了藝術的種子,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動力!”在7月24日的連線采訪中,陽江市陽西縣教育局負責人點贊道。他希望今后加強與嶺師美術與設計學院的聯系與合作,期待明年有更多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隊進駐陽西縣各鄉鎮中小學校。
孩子們在上藝術創作課。通訊員提供
據悉,這個暑期,以嶺師美術學院學生為主體的“青里”社會實踐隊走進陽西縣織篢鳳地學校,開展了為期兩周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施曉慧、林鋆怡、羅詩如、吳仲顏等20多名青年大學生,為當地中小學生和鄉村留守兒童帶來中國水墨畫、中國書法、非遺扎染、傳統剪紙、口罩創意繪畫等美育課堂,帶領孩子們發現美、感受美、傳遞美、創造美。
孩子們充滿童趣的作品。通訊員提供
實踐隊員精心準備的藝術課程受到了當地孩子們的熱烈追捧。為了呼吁大家重視暑期疫情防控工作,隊員們專門開設了“創意繪畫——口罩上的世界”繪畫課。孩子們腦洞大開,在口罩上畫上各種圖案,表達對祖國的熱愛與抗擊疫情的信心。實踐活動即將結束時,嶺師“三下鄉”隊員們為孩子們舉辦了一次展覽,展出了孩子們創作的國畫、剪紙、扎染、創意口罩等作品。短短兩個星期的教學活動,已在孩子們心中播下藝術種子。陽江市陽西縣教育局負責人在觀看展覽時表示,嶺師大學生通過藝術的形式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思想教育帶進校園,寓教于樂、寓教于藝,更容易點亮鄉村兒童的夢想。
“這是駐湛高校美院結合專業特色對口幫扶鄉村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行動。”嶺師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關天沖介紹,這個暑期,該學院組建了17支“三下鄉”社會實踐線下隊伍,走進鄉鎮中小學開展藝術美育課、墻繪制作、文化調研等活動,引導青年大學生用藝術實踐擔起時代責任,在潛移默化中散播藝術種子,用美育賦能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