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遂溪縣洋青鎮芝蘭村正緊鑼密鼓籌備第三期粵菜師傅技能培訓的前期工作,之前兩期培訓結束后,效果顯著,一技傍身的200多名村已紛紛出門爭當“粵菜師傅”,成為芝蘭村鄉村振興大道上一抹亮麗的風景線。
芝蘭行政村下轄22條自然村共6000多人,人多地少,種植效益低,村民大多外出務工創業。由于大部分村民沒什么特殊技能,多年來打工收入普遍偏低,尤其是村中50戶沒一技之長的貧困戶就業之路更為艱難。
針對這種現實情況和村民脫貧致富的實際需求,洋青鎮黨委和政府與駐村扶貧單位及鄉賢一齊發力,爭取到由國內企業資助、省扶貧辦指導實施的扶貧培訓項目——粵菜師傅技能培訓班,讓技能培訓于今年5月進入芝蘭村,開辟培訓基地,對該村貧困戶及部分村民進行兩期的免費集中培訓,實現村民在家門口學習技能的愿望。村民們踴躍報名,兩個月的培訓期結束后,他們轉身成為擁有一技傍身的廚師了。
“走出家門,到外面創業去。”記者在村場遇見參加培訓班并拿到畢業證書的村民卜偉,他滿面春風。他以前就喜歡炒菜制作糕點,參加這次培訓后,技藝大進,很快就到鄰近的安鋪鎮一家酒樓當起了夜班師傅,月薪4500元。“白天在村里干農活,晚上就出去‘撈外快’了。”他笑著說。
林張發是村里的貧困戶,由于身體不適,干不了農活,外出打雜工收入也低,一度在家里管教幼小的孩子。這次參加粵菜師傅技能培訓后,炒菜煲湯等技藝嫻熟,很快在鄰村一家飯店當起了廚師副手。雖然目前工資不高,但他心滿意足,認為再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實踐,一定能提高烹飪技藝增加收入。
走在村場,到處有村民在議論“學技能、當大廚”的話題。村黨支部書記卜權在張羅著籌辦第三期的培訓,他笑著說,廣大村民現在對參加培訓熱情高漲,前兩期培訓爆滿,共5個班250多人,村民都爭著來報名,村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來參加了,效果非常好。目前已參加培訓的250多名村民,大多在外面當起了“粵菜師傅”,芝蘭快成為“廚師村”了,這證明入村搞技能培訓,切合鄉村實際需求,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一條好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