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湛江日報社《兩會會客廳》邀請了湛江市人大代表、徐聞縣縣長羅紅霞,就如何“主動對接服務‘雙區’建設,全面加強與海南相向而行,打造國家戰略聯動與融合發展的重要連接點和支撐點”進行介紹,描繪徐聞縣“十四五”期間的發展藍圖。
羅紅霞介紹,近年來,徐聞主要在交通方面強化與海南互聯互通,瓊州海峽北岸航運資源整合已經完成,徐聞港、湛徐高速徐聞港支線、徐聞港進港公路改擴建工程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港口集疏運體系日益完善,與海南自貿港交通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
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全方位深化區域協作,加強與海南相向而行,謀劃建設粵瓊(徐聞)特別合作區。這是對徐聞的期望與重托,羅紅霞深受鼓舞,她表示,將繼續全力推動與海南相向而行的各項工作落實見效。以構建現代化快速立體交通體系作為重要支撐,加強與海南通道設施的對接,打造瓊州海峽半小時交通圈、經濟圈。以謀劃建設產業園區作為發力主戰場,加強與海南產業鏈條的對接,打造為“雙區”和海南自貿港產業合作新平臺。謀劃建設粵瓊(徐聞)特別合作區,著力打造“臨港經濟、先進制造、濱海文旅、現代農業”四個百億產業集群。積極承接珠三角紡織業產業轉移,全力推動粵瓊紡織港產城綜合開發項目落戶徐聞,著力打造百億元級紡織服裝產業鏈。爭取廣東自貿區徐聞片區的設立,打造全面提升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的重要發展平臺。積極承接海南免稅產業外溢,加快推進廣東寰球智免離島補購項目建設。
“十四五”期間如何規劃發展藍圖?羅紅霞表示,在新的發展階段,徐聞將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謀劃好“十四五”規劃工作,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優勢和海南自貿港稅收優勢在貿易領域的最大化互補,攜手海南探索構建跨海中間產品貿易通道,共同助力暢通國內大循環、共同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對標海南自貿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努力營造更具吸引力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優質營商環境,圍繞打造臨港經濟、先進制造、濱海文旅、現代農業等產業集群。積極推進農海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強化傳統產業技術提升,培育打造一批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優勢傳統產業集群。
為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羅紅霞表示,要用活用好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增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效能,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以建設菠蘿、良姜等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以點帶面做優農業產業,因地制宜差異化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特色農業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以大數據為核心,市場消費為導向,品牌建設為抓手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扎實推進“12221”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穩住耕地,確保糧食供給不出問題。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
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下大力氣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走內涵、集約、綠色的高質量城鄉發展路子。羅紅霞表示,徐聞縣要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繼續做大做強第一產業,延長產業鏈條,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對相對薄弱和欠缺的第二產業,將以產業園區為載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推動項目建設,提級增效。對作為極具基礎和很有市場的第三產業,要以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為落點,積極培育“物流-餐飲-住宿-休閑-商務-旅游”為一體的產業鏈,提升服務能級,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大力發展濱海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積極與海南策劃“一程多站、優勢互補”的特色旅游線路,共同塑造瓊州海峽旅游品牌。
羅紅霞表示,“十四五”期間,要以更大決心、更大力氣解決好群眾亟待解決的問題。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解決就業問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統籌做好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救助、養老、扶幼等保障工作。全力維護社會大局持續穩定,深入推進平安徐聞和法治徐聞建設,持續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確保城鄉治安和綜治維穩形勢持續穩定。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與瓊州海峽做好聯防聯控工作,守好南大門,把好前沿哨,筑牢安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