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夏那一方天地,正在攪起一股熱潮,番薯開挖,訂單紛至,扶貧消費,網上熱銷,產業興起,土地升價,產業扶貧帶動功效開始展現。
????麻章區太平鎮南夏村產業扶貧基地50多畝優質番薯日前開挖,正高價銷往全國各地,帶動了脫貧,帶動了結構調整,帶旺了一方鄉土。

????品牌經營 貧瘠土地種出高價番薯
????記者近日來到建設一新的南夏村,在村干部的帶領下,走向位于村西的那片100多畝的產業扶貧基地。
????沿著一條新開辟的沙石路,來到扶貧番薯種植地,綠油油的田園里,番薯挖掘機隆隆開過,一串串一個個,紅色的、白色的紫色的“心香”“哈密”“濟薯”“紫薯”等品種番薯,散落在翻開的紅土上。幾十個農民跟著收拾,集中送到園地邊的大棚里,然后篩選分類,裝入有“南夏番薯”品牌包裝的紙箱里。
????在園地里指揮的廣東海洋大學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植秀成手中的電話這時響了,對方是湛江市霞山區一家美食品牌店,以3元1斤的價格定購幾百斤紫薯,預定第二天送貨上門。
????植秀成稱,就在前一天,廣東海洋大學定購了2200箱共2萬多斤番薯,還積極聯系校友,推介優質扶貧番薯,進行大量定購,價格是外面市場同類產品的兩三倍,綠色品牌和“扶貧消費”推動了南夏番薯熱銷。
????正在地里勞作的農民洪澤生說,這里的土地本來很貧瘠,但扶貧番薯講技術,綠色標準種植,品種優,口感好,種出了高價番薯,所以賣得歡。
????廣東海洋大學、湛江市農業經濟管理干部學校、麻章區統計局等單位駐村扶貧5年來,注重產業扶貧,在村邊開辟了100多畝的產業扶貧基地,開路拉電平整土地。去年開始種80畝的番薯,推行綠色生態標準種植,大學教授到田頭指導,傳授技術,實現水肥一體化,機械化耕作,冠名“南夏番薯”精心經營。結果一炮打響,首批扶貧番薯去年底開挖,高價暢銷各地,為50多戶貧困戶提供了6萬多元的分紅。
????今年的番薯收獲季,各地訂單飛至。植秀成精心計算著,表示這批番薯售完后,預計貧困戶又有四五萬元分紅。“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目的是以基地為中心,打造出一條產業之路,帶動鄉村振興發展。”他說。
????南夏番薯 帶動一方產業快速發展
????記者放眼望去,只見基地周邊已發展起一片片綠色的番薯地,還有大片新翻開的待種土地。南夏村黨支部書記洪聶帶著記者在四周轉了一圈,指著新翻開的土地說,那是外地老板前來租地準備種植的。“預計到年底,這里將形成超千畝的番薯種植基地。”洪聶興奮地說。
????廣東海洋大學等單位入村扶貧以來,深入了解到南夏的土地雖然多,占了太平鎮的約十分之一,但種植模式落后,品種單一,全是低效的甘蔗桉樹等農作物,成為導致南夏村發展滯后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于是,扶貧工作隊決定開辟扶貧基地,發展新的農業產業,推行新技術新模式,以新產業帶動農民的作物種植結構調整,以新模式改變農民落后的耕種方式,以高效的經濟作物帶動農民種植效益的全面提升,達到基地扶貧功效的最大化。
????植秀成說,開辟基地種植優質番薯兩年以來,進園務工的農民及貧困戶學到了技術后,有的就把自己的耕地上的桉樹砍掉,改種優質番薯,扶貧隊也及時提供優良種苗及技術指導,統一標準種植,收成后統一包裝出售。并且積極聯系相關企業收購南夏番薯,探討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保證南夏番薯產業健康迅速發展壯大。
????據悉,目前當地村民有幾十戶相繼種起幾百畝“心香”“哈密”等新品種番薯,圍繞基地形成規模化種植。外地老板看到南夏番薯發展的良好態勢,今年也紛紛跟進,高價包租土地連片種植,使南夏土地租價從300元猛升至800多元,極大地盤活了當地土地資源,提升了農民收入。同時,這也影響了周邊的角塘等村莊,如今成片的番薯地陸續開辟出來。
????洪聶說,這就是基地的輻射效應,新的產業在南夏基本確立,不僅帶動了全村50多戶貧困戶的脫貧,更帶動了一方的新發展,鄉村振興按下了“快速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