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赤坎區調順街道調順村在“百千萬工程”引領下,歷經三年深耕實現從傳統村落向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的蝶變,成為粵西鄉村振興標桿。該村地處三面環海的調順島,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00人,兼具漁家文化底蘊與區位優勢,2023年入選全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村黨支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1510”工作模式——錨定1個五年規劃、每年落實10件民生實事,強化黨組織政治功能與服務功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組織保障。

黨建引領:“榕議事”激活治理效能
調順村打造“黨建引領+村民自治”的“榕議事”品牌,黨員干部下沉一線,以樹蔭下、庭院間的議事會為載體,引導村民參與村務決策與矛盾化解。推行兩年多來,累計召開議事會60余場,參與超1000人次,化解歷史遺留糾紛3宗,解決建房審批、征地等實際問題12個,收集鄉村振興構想20個、民生建議48條,推動調順路改造、民俗文化園游客中心等6個重點民生項目落地,實現“民有所呼、村有所應”。

產業賦能:文旅融合打造發展引擎
立足“一島一村半座城”特點,調順村定位“國際文化旅游美食島”,以文旅融合激活產業活力。民俗文化園推進3A景區創建,農業研學基地建成招商,分散文旅資源“串珠成鏈”形成觀光體驗研學線路。同時挖掘本土美食與非遺資源,打造特色文創美食聚集地,推出海鮮宴、非遺手作等產品,推動“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升級。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約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實現“產業興、百姓富”良性循環。
環境提質:多維改造勾勒宜居畫卷
圍繞“美麗宜居”目標,調順村從基礎設施、生態景觀、公共服務多維度推進人居環境改造,實現村內路網硬底化,配套新建生態停車場、口袋公園及污水處理站。民俗文化園內人工湖與九曲橋相映成趣,調順祖廟古色古香,雙面瓦脊人物雕刻栩栩如生。2023年以來,赤坎區以該村為核心推進3個涉農街道“一帶一圈一點”示范建設,其無害化衛生戶廁完成率達100%,各項指標均達廣東省美麗宜居村標準,營造“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生活環境。
調順村以“點上突破”帶動“面上提升”,成為湛江赤坎區“產城人文鄉”融合理念推進“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如今這里既是村民幸福家園,也是游客休閑熱門地、企業投資洼地。展望未來,該村將持續以“百千萬工程”為指引,在產業升級、治理優化、環境提升上發力,朝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穩步邁進,續寫鄉村振興精彩篇章。

展望未來調順村將繼續以“百千萬工程”為指引,持續鞏固拓展三年發展成果,在產業升級、治理優化、環境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朝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穩步邁進,在村黨支部的堅強領導,與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這座海島村落必將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更多精彩篇章。
(來源:赤坎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