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非攝
10月21日,“跨時代的前進號角——田漢與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主題展覽在北京城市圖書館大觀廳正式開幕。展覽以紀念《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九十周年為契機,匯集逾百張珍貴歷史照片與實物,清晰呈現詞作者田漢的藝術探索歷程,并翔實還原《義勇軍進行曲》從電影劇本中的詩行到國家象征的非凡軌跡。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非攝
本次展覽由首都圖書館與田漢基金會聯合主辦,該展以“田漢的藝術人生”與“國歌發展歷程”為雙主線,通過“先驅者田漢”“風云兒女多慷慨”“戰歌一曲遍天下”“新詩歌音樂的榮譽”四大版塊展開敘事。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非攝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非攝
展覽開篇聚焦田漢的藝術探索之路——這位中國新文藝先驅畢生致力于融合中西、扎根時代的“新詩歌音樂”創作。展品《田漢小傳》手稿則記錄了他從湖南鄉間戲曲啟蒙,到留學日本、開創南國藝術運動投身文藝救國的思想軌跡。1934年歌劇《揚子江暴風雨》的鉛印批注手稿及后記尤為珍貴,這是中國第一部新歌劇,通過工人抗爭題材,發出“我們不做亡國奴,我們要做中國的主人”的吶喊。

1951年版《義勇軍進行曲》唱片。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非攝
展覽核心部分“風云兒女多慷慨”“戰歌一曲遍天下”翔實呈現《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與傳播歷程。展廳內一張1951年版《義勇軍進行曲》唱片,承載著1949年政協會議上關于國歌的討論。現場展出的田漢手稿照片,體現出他將國歌的確立視為“新詩歌音樂界的榮譽”。記者注意到,現場所有實體老唱片均支持掃碼試聽,觀眾可聆聽不同時期的珍貴錄音。

歐陽維現場為小讀者進行講解。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非攝
展覽期間,主辦方策劃了導覽、訪談與專題講座等活動。10月21日開幕導賞由田漢之孫、田漢基金會秘書長歐陽維主講,結合重點照片及展品解讀田漢生平與國歌故事。10月24日推出的“紅色故事我來講”系列訪談,歐陽維將聚焦田漢與戲劇大師歐陽予倩等藝術家的深厚情誼,解析他們的創作理念。“薪火講堂”講座則系統梳理了國歌發展脈絡,并依據文獻澄清了流傳甚廣的謬誤:歌詞并非創作于獄中或寫在香煙盒上,而是1934年底,田漢在上海寓所伏案完成于十行紅格稿紙。
展覽將持續至11月7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