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名氣很大,是我國首個國家森林公園,面積也很大,有130多平方公里。早前我還有點混淆,張家界又是袁家界、楊家界?原來后兩者是張家界森林公園的子風景區。我很早就想游張家界了,趁暑假有空,得以成行。
游張家界依行程安排在第四天,似乎前三天是為游張家界做“熱身運動”。游覽當天,在公園門口,見不少游人買竹拐杖,2元一根,年長的買,年輕的也買,心里嘀咕,莫非路很難走?入門走了一段路,又見扛藤椅這玩兒,我被一些游人弄蒙了。我“瘦馬”一個,就不買拐杖看行不行。游完之后,才知買拐杖是多余的。森林公園,我游了不少,游張家界森林公園看啥?
在張家界看山。張家界的山奇峰多多,形態各異,有的像柱子,有的像竹筍,有的像豎起的山姜,有的像壯士,有的像國畫……走在陡峭的山道,尤其走在玻璃道上,恐高的我怕栽倒下去,有點想打退堂鼓,幸好走不遠便換了道。移步換景,一步一景。張家界的山色很好看。這些由石英砂巖構成,經漫長時間風化剝離、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作用而形成的石峰,異常美麗。石峰不是一毛不長,一年四季的植被點綴更顯奇中帶秀,充滿生機活力。據導游說,生長在懸崖峭壁的野生莓茶更是珍稀植物呢。陽光燦爛下看張家界的山很美,不難想象,早晨云霧繚繞山峰,宛如仙境一般,也很美。而夕陽下光影中的山峰又是另一番景致,當然雨中的張家界更添浪漫與詩情畫意。在天門山看山,給人的感覺氣勢磅礴,很壯觀,而在張家界看山,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各具風姿。張家界有3000多座柱峰,異彩紛呈。其中氣勢非凡的“乾坤柱”就是電影《阿凡達》中“哈利路亞山”的取景點。這壯觀的峰林景色,簡直就是世界奇觀。我把拍的照片看了一遍,真是美不勝收。其中有一張似拍出了初秋的味道。張家界定然四時風光不同,景色迷人。
在張家界看林。除看奇特的山,別忘了看茂密的林。森林覆蓋率達98%的公園,可謂純天然氧吧。難怪當天外面是36℃高溫,走進去卻是陰涼陰涼的,頓覺空氣之清鮮,非常舒服。哪里的林不是林?張家界的樹林不一樣。也許是環境不同,水土不同,放眼望去,樹木參天,棵棵樹木長得又高又直,最高的高達30多米。有林必有鳥,本以為是鳥的天堂。奇怪走了許久沒聽見鳥聲,沒看見鳥影,只聽見幾聲蟬叫。問導游,導游說,也許是磁場的原因吧。邊走邊看,看著熟悉的筆直的杉木、松木,不禁用手撫摸一下樹干。借助樹木所掛的銘牌,認識了不少珍貴樹木,如白櫟、銀木荷、錐栗、利川潤楠、楓楊、南酸棗、臭椿、三峽槭、癭椒樹,等等。目之所及,林木蔥蔥,張家界森林公園簡直就是天然的植物園。
說到張家界森林公園的動物,最活躍是林中的獼猴。這野生的動物,有點“野”,惹得游人一路笑。游人不吝把隨身帶的食物扔給它們吃。看到它們“母子相依”的溫馨一幕很可愛,我抓拍了好幾張照片。想想它們能在如此幽美的環境中快樂幸福地生活,游人由衷地感到高興。
在張家界看溪。有人說金鞭溪是張家界森林公園的魂。不游金鞭溪很遺憾。金鞭溪被譽為“天下第一溪”,世界上最美麗的峽谷,又被譽為“童話般的世界”。據說還是《西游記》“三打白骨精”的取景地。金鞭溪全長7.5公里,那天我們只游了一段。其實,金鞭溪就是峽谷與溪流的景觀。溪的兩岸峰林夾峙、峰巒疊翠、溪水清澈,兩岸美景倒映在宛如玻璃般平滑的水面上。見許多游人赤腳踩水,我用手觸摸一下水,水冰涼舒服。難怪那么多人情不自禁下水玩水,想必冰涼的涼意直達全身,讓一路的疲憊頓時消失。走走看看想想,不禁幾句順口溜脫口而出:金鞭溪水淙淙流,兩岸青青山谷幽。猴躍人歡醉笑間,滿園美景任吾游。
張家界,這世界自然遺產,這世界地質公園,每天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一座純天然寶庫,看也看不完,說也說不完。神奇迷人的人間仙境張家界,誰不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