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4級強臺風“麥德姆”裹挾著狂風暴雨在湛江登陸,這個粵語諧音“乜都無”的臺風,似乎要將沿途的一切席卷殆盡。樹木連根拔起,鐵皮屋頂翻飛,電力線路中斷,道路阻斷不通……
“麥德姆”=“乜都無”?
臺風真的要將一切卷走,讓湛江人團圓中秋的期盼變得脆弱如風中殘燭?
就在“乜都無”的陰霾層層密布之時,“抗風有我”的光從南粵大地的四面八方向湛江涌來——有星夜奔赴的緊急馳援,有逆風而行的堅定身影,有整晚不熄的搶修燈光,有攥住希望的溫暖手掌。這些“逆風者”,像一道道光穿云破日、沖開黑暗,讓湛江人在風雨中讀懂了“感恩有您”這四個字沉甸甸的分量。
豈曰“乜都無”?感恩有您,光明鐵軍;萬家燈火,南網情深!
臺風過境后,湛江部分區域電力設施遭受重創,黑暗瞬間吞噬了村落與城鎮。南方電網的“光明鐵軍”來了!他們從全省十六個地市緊急集結,四萬四千余名電力人帶著六千余臺搶修車輛、近四千臺應急發電機,奔赴湛江。這不是某一個人的孤軍奮戰,而是一場跨越市界的“光明接力”:他們在齊腰積水中向電桿艱難前行,每一步都踏在湛江人對亮燈的期盼上;他們在中秋夜放棄與家人團圓,一邊爭分奪秒搶修復電,一邊為未復電的村落派發應急燈與燈籠;他們頂著十級大風為危重病人護送發電機,讓電流不僅點亮了燈泡,更延續了生命的希望。正是這支隊伍,用不分晝夜的堅守,將“無電”的黑暗一點點啃掉,讓“亮堂”重新回到湛江的街頭巷尾、千家萬戶。
豈曰“乜都無”?感恩有您,安全長城;消防身影,就是安心!
接到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跨區域增援調令后,深圳、廣州、珠海、中山、肇慶等地消防救援隊伍聞令而動,帶著舟艇、電鋸、救生裝備星夜兼程趕赴湛江受災地區。他們沒有時間休整,抵達后便立刻投入戰斗:在齊胸內澇中拉著皮劃艇轉移被困群眾,嘶吼著“老人小孩先走”;在斷樹壓線下小心翼翼清理路障,為搶修隊伍開辟通道;在危房險情中耐心勸說被困老人,一邊加固房屋一邊護送轉移。他們的身影出現在每一個最危險的角落,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把“無路”的阻隔變暢通,把“無助”的恐懼變成“別怕,我們來了”的底氣。
豈曰“乜都無”?感恩有您,援湛力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風雨中,那些不曾停歇的應急力量,湛江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省應急廳第一時間啟用直升機打通“空中通道”,讓八寶粥、礦泉水等物資精準送到受災群眾手中;陽江藍天救援隊剛結束陽江超強臺風“樺加沙”的搶險任務,便冒著狂風暴雨疾馳九小時抵達徐聞,休息不足五小時就投入校園清障與道路疏通;志愿者設起“臨時補電點”,為村民的手機與充電寶續電,也為他們的希望續上能量。這些力量從未孤立存在,而是與湛江群眾形成了最動人的雙向奔赴。這份令人安心的守望相助,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成為刻在廣東人骨子里的默契與溫情。
如今,風雨停歇,“乜都無”的痕跡正在被“抗風有我”的生機一點點覆蓋:倒伏的樹木被清理,中斷的線路已修復,滯留的旅客踏歸途,村民們過了溫暖中秋夜。今年中秋,湛江的月很圓,但供電人的燈光、消防員的手電、志愿者的燈籠,早已匯聚成比月光更明亮的光芒。“麥德姆”想留下“乜都無”的創傷,可全省支援的力量卻用行動證明:這里從來不是孤軍奮戰,有四萬多雙手托舉光明,有無數身影逆風雨而行,有星夜馳援的深情厚誼。
感恩有您!和我們一起“扛”過風!
那些逆風而來的支援者,那些溫暖有力的援手,早已化作湛江人心中最珍貴的記憶。感恩有您,讓“乜都無”的陰霾里開出了守望相助的花;感恩有您,讓嶺南大地“風雨同舟、眾志成城”的精神底色,在這場與臺風的較量中愈發鮮明。這份情誼,湛江記得,湛江人更會永遠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