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喜歡海,多年前姜子義無反顧地來到了海南。
因為喜歡海上飛馳和跳躍的“精靈”,姜子愛上了帆板。
風梳頭、浪洗臉,笑把大海作搖籃。帆板運動魅力無窮,那種超越人類肉體的極限,與大自然進行抗爭,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深深地吸引和打動著姜子。
姜子將帆板看作是一個人的戰(zhàn)場,可以大顯身手,沖鋒陷陣,挑戰(zhàn)自然,戰(zhàn)勝自己。每當完成一次突破性的動作,身心都得到一次質的飛躍,大有“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雄心和氣勢,從而深切體會到了征服的快感。
回望參與帆板運動的體驗和感受,姜子想借用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治學精神,來比喻它是最恰當不過了。他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p>
一、望盡天涯路
宋代晏殊云:“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最早接觸帆板是在電視中,起初不知那叫什么運動,只看到運動員在海面上疾馳和翻騰的驚險與刺激,這撩開了姜子年少激動的心扉。這種集揚帆與沖浪于一身的新興項目,在國內起步較晚,所以那時很多人還只是好奇。正是這種好奇心,促使他想了解它,去學習它。
很幸運認識了一位帆板教練。他首先問姜子會不會游泳,回答當然令人失望。然而,姜子要讓自己這棵“碧樹”被“昨夜西風”凋謝成為過去。通過努力學習,從一個真正的旱鴨子變成了教練要求的游泳者。此時,姜子深深地懂得想要玩好帆板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初次學習帆板,只有教練不多的語訓:“保持平衡,身體要直,眼睛向前看……”。而實際完全要靠自己獨自摸索,真的有“獨上高樓”的感覺,好像只有一次拉不起帆而整個人跌入水中的境遇,弄得人混沌不清,曾經(jīng)質疑過自己找不到好的門徑,不知何時才能像那些帆板高手一樣揚帆海上。每當此時,腦海中就不斷想起教練的話“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學會帆板”。經(jīng)過矛盾戰(zhàn)爭之后,姜子重新“獨上高樓”思索,終于確立一個理念和目標:學帆板不是為了去參加比賽,而是作為一個性情中人所想要的,在大自然中搏擊,鍛煉自己,如何面對挫折,激越人生。所以,從一無所知到漸漸了解帆板,再不是霧里看花。經(jīng)過“望盡天涯路”之后,他立志一定要在此項運動中給自己一個很好的交代。
二、為伊消得人憔悴
宋代柳永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p>
當姜子已初步學會在海上揚帆沖浪后,深刻感受到帆板是一項易學難精的運動。實踐中,想要玩好帆板,必須要有足夠的自信心,拋棄你的懦弱膽怯和經(jīng)驗不足,一個人去面對遼闊的自然水域,學會應變和獨立思考,應對遇到的各種問題,戰(zhàn)勝一切困難。同時,帆板也是考驗你的毅力、耐力和意志力的運動。當然,帆板并不是光憑蠻力就能熟練駕馭的,正像滑雪一樣。倘若讓張飛來試試,必定是無計可施,令人捧腹。其實,帆板作為娛樂,學會后需求的體能是很小的,不像剛學時那么累,原因是對器材性能掌握得好與否,如果錯誤操作和用力往往使肌肉疲勞,但當你掌握之后就更多的是趨向于技巧性的用力和良好的平衡感。你看,水上一個個身體薄弱的女子同樣可以輕松揚帆起航,跑出很好的速度和做出表現(xiàn)不錯的沖浪動作。正如姜子當初,往往是雙手磨出了老繭,手臂酸痛得連穿衣服都覺得撓不過來。但是,姜子沒有放棄,摸著石頭過河,終于越來越覺得輕松。
在以前的練習中,姜子也曾受過一些傷,但這些傷都是他對帆板掌握不好,缺乏相關的理論支持。當然,這種受傷的痛楚與威脅遠小于他對帆板的興趣與喜愛,也遠比不上帆板運動本身的刺激與精彩。因此,“衣帶漸寬終不悔”,前仆后繼我依然。于是,姜子專門學習了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矢量、力的大小和方向等相關知識,并且結合實踐,慢慢地領悟到其中的奧秘所在。所以,姜子越發(fā)感覺,在這場一個人的戰(zhàn)斗中,體力固然重要,而更多的是腦力的較量。為此,他那心中不滅的理想和希望更加強烈地升騰起來,練習次數(shù)就更多,強度逐漸加大,動作要求更加熟練多變。一次次跌入海中,甚至嗆入咸澀海水也在所不惜,再一次次爬起拉帆滑行,用最堅強的韌勁挑戰(zhàn)自我,一次次完成殘缺或者滿意的驚險動作,希望自己能夠發(fā)揮出四兩撥千斤的能量。此時,那英的《征服》便在耳邊響起,心中頓生一股極大的感動和鼓舞。盡管他被曬得像非洲人,體重也減輕不少,但肌肉變得結實,心情也無比舒爽。執(zhí)著、堅持、努力,姜子的確“為伊消得人憔悴”,甚至用行動體現(xiàn)著大有“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豪邁。
三、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代辛棄疾云:“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做任何學問,逐漸成熟之后,方能領悟貫通,才有創(chuàng)造,功到事成。帆板不僅僅是一項時尚運動而已,更是一門學問。經(jīng)過不斷實踐,你會感覺到自己已融入大海的懷抱,回歸到大自然,享受著最純粹、最簡單的生活空間,有時甚至不想破壞這份美好的單純。真的要感謝這項最綠色、最健康、最環(huán)保的運動。學習帆板之后,人會變得有著非常好的融合度和接受度,也就是說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和挑戰(zhàn)一切未知的領域,并懂得學會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排壓減負。這樣說來,姜子認為帆板可以大眾化,加以推廣。
假如風平浪靜或者“過江千尺浪”,甚至遇上強大逆流和旋渦,縱然你是帆板高手,也只能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挑戰(zhàn)自然又是相對的,超過極限,不要作無謂的爭斗。所以,順應環(huán)境,利用自然,在帆板運動中尤為重要。只有這樣,帆借風勢,一路乘風破浪,時而騰空,時而大回轉,享受速度的快感,體驗平緩滑行的舒暢與休閑。姜子也常常想,倘若有些舞蹈能夠借鑒帆板運動的某些動作和姿態(tài),所產生的效果定會是美輪美奐的創(chuàng)意與實踐。
終于比較熟練掌握了帆板的技巧之后,最困擾人的是面臨著水平的提高,能否產生一次新的飛躍。這樣“眾里尋他千百度”的艱辛,不知何日有所改觀。也許這是一個漫長的煎熬的過程。也許就在不久的下一次可以實現(xiàn)不遠的理想?!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話總是給人以勵志?!伴L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崩畎椎脑捒偸呛狼槿f丈。我們只有繼續(xù)寄情滄海,勇往直前,揚帆踏浪。在一次次“驀然回首”時,定會發(fā)現(xiàn)“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一次次的前進后,終會發(fā)現(xiàn)“自己卻在揚帆浪尖處”,完成生命里質的飛躍。
這樣的境界,需要足夠的修為;這樣的境界,是一種豁然開朗、幡然醒悟;這樣的境界,帆人合一,與海合一,應對自如,個中滋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愿大家一同為達到此境界而努力奮斗,沖在帆板運動這種一個人的戰(zhàn)場里,為比較前衛(wèi)的帆板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