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熟悉大海的我,談起與海有關的點點滴滴,可謂如數家珍了。可又有幾人知曉,我喜歡的不是海而是山。其實,這不叫奇怪呢!老家沒有山,山,是個非常模糊的概念。我認識山,源于很小的時候,最初是在銀幕上看到的。那時想看山,只能纏著大人買電影票去。后來上學了,就時常跑到書里去看山。再后來長大了,我到過山東,到過江西,到過安徽……打那以后,山與我的距離不再遙遠。
在嶺南,我最愛爬的是白云山了。每每到廣州去,總少不了要做客白云山,非得走一趟不可。
白云山位于廣州市白云區,為南粵名山之一。占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山體寬闊,由摩星嶺等30多座山峰組成,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風光旖旎,自然景色不勝枚舉,系“國家5A級旅游景區”。
白云山好美,山巒起伏,綠樹成蔭,流水潺潺,云霧繚繞……簡直如詩如畫!尤其爬上了山巔,那空闊,那幽美,一下子把人推向似乎用語言難以表達的境界!
多好的白云山喲!不是么?倘若誰人還有疑問,哈哈,那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
爬山是最有滋味的。然而,爬山不是輕松的事兒。就這么個“爬”字,足夠讓人感受到不容易和很吃力了。說真的,第一次爬山,我就產生過退卻的心理。不是嗎?幾十年來,沒有干過重體力活兒,走的大都是平坦路,不害怕爬山才怪呢!沒有那種吃苦耐勞的堅韌毅力,沒有那種頑強拼搏的向上精神,終將無法征服聳立于眼前的白云山的。
我年逾花甲,雖還未花燭殘年,卻總覺得爬山很吃力。而那些走在我前面的,不乏許多比我年歲更大的老年人,或者才三兩歲的幼兒。看到這情景,我還會怎么想?在他們面前,我還敢說“吃力”二字嗎?每每在爬山覺得吃力的時候,那些年長者和年幼者,不時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此時,此刻,我仿佛清晰地望見,他們一步又一步向上攀爬的身影。
爬白云山的,大都是為看風景而來的;而我“醉翁之意不在酒”,爬山無疑是為了“減壓”,即消除積壓在心頭許久的抑郁,讓山頂開闊的空間使心情怡悅。當然,其中也少不了要增強體質和鍛煉自己的意志。
在白云山上,讓我頗有感觸的,莫過于峽谷深處的樹木了。每當我開始爬山或下山之后,看到峽谷深處的一棵棵大樹,不禁肅然起敬。那些樹木,高大而筆直,它們不屈服于崇山峻嶺,在條件欠佳的環境里頑強生長,沒有絲毫的怨言,且表現出非常的樂觀,好像非比白云山高出一截不可!它們不畏艱難,始終向上,精神可嘉,值得每一位登山者伸出大拇指嘖嘖稱贊。我不止一次地凝望著,也不止一次地贊賞著……但愿有一天,那些樹木真的能長得比白云山還要高!
樹木非人,卻這樣,抱持著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顯露出一樣堅韌不拔的正能量;我們有血有肉,有靈性有思想,難道要比樹木缺少一樣東西不成?相信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會是鏗鏘有力的。
我還清晰地記得那一次,一位外埠少婦抱著剛滿月嬰兒踏青的一幕:我獨自一人爬山就覺得好辛苦了,那位少婦抱著剛滿月的嬰兒,從山下沿著陡峭的山路往上爬,其中的艱難與甘苦可想而知。她走了一段山路,也許是有點累了,慢慢地蹲了下來,坐在一塊不太大的石板階梯上。我瞧一瞧她,說,大姐,你辛苦了,可以幫你抱抱孩子嗎?她抬起頭,笑了笑,說,謝了!我還可以,沒事的。就在這時候,她站了起來,又繼續往上攀。可不知為什么,她突然停住腳步。經彼此短暫的交流之后,才解開我心頭的疑惑。原來,不久前她不慎扭傷了腿,正處于康復期,醫生告訴她,只有運動才能加速恢復原狀。她還說,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完全可能通過自己的力量戰勝自我,依賴永遠是前行的阻礙。那位看似弱不禁風的女人,竟能有如此意想不到的堅強。她,就像扎根于我眼前的那棵大樹呢。
回眸山上留下的足跡,凝望山上曾經的身影,其間所歷經的一切,賜予我美好的太多了。我會好好珍藏視野里的方方面面和點點滴滴,哪怕是一人一物,抑或是一草一木。
真沒想到,爬山,竟成了我人生一道最靚麗的風景。這人世間,無疑有許多美麗的遇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