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云媒8月26日消息:新建合浦至湛江高鐵鐵山港跨海特大橋首個海上橋墩樁基動工于8月25日開鉆,標志著合湛高鐵全線進入海上主體施工階段。
“預計通車時間2028年底”,有人以為“早著呢”。然而,對于2002年12月作為引進人才南下湛江的筆者,卻是眼前一亮——彼時火車走隴海、京廣、黎湛線——京廣線部分區段尚未完全提速,黎湛鐵路在2005年完成復線改造,2002年仍為單線運行——行色匆匆,幾度轉車,從河南商丘到湛江前后50多個小時,落腳車站為湛江火車站即今之南站,至今記憶猶新。
合湛高鐵的建設進展,標志著兩廣地區交通互聯互通邁出重要一步,特別是鐵山港跨海特大橋這一關鍵控制性工程的推進,彰顯了我國高鐵建設技術的先進性和環保理念的深化。僅其關鍵工程——廣西最長的跨海鐵路橋鐵山港跨海特大橋(全長8473.478米)——一項,足以令人心鶩八極。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此高鐵將形成串聯北部灣、珠三角、長三角的沿海高速新通道,大大提升我國沿海鐵路通道的整體運輸效率。去北海銀灘半小時可達,去南寧讀研的弟子僅僅2小時,更不必說北部灣經濟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聯系大大加強了。
同時,對于廣西和粵西地區——尤其是北海、湛江等沿海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旅游業發展、產業升級、區域平衡、就業機會等方面,亦將產生多重積極影響。更不必說技術創新與工程突破既保障了建設進度,也為我國未來跨海橋梁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
南下23年彈指一揮間,此間探親訪友、學術交流,往返粵西豫東河北東北有兩百趟之多,從側身北望,每嘆行路難,到風馳電掣,幾小時即可到達家鄉,感慨隨歲月益增、日新月異,特集唐人詩成五言絕句三首記之:一曰江闊惟回首,輕搖逐浪鷗。客心爭日月,一雁度南樓。二曰行舟綠水前,淮上有秋山。天下英雄氣,春風寺外船。三曰白日依山盡,星橋鐵索開。功成須獻捷,大略駕群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