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伊始,奶奶已年近七十,美麗的容顏卻還未被滄桑的歲月消磨殆盡,依然肌膚白皙,面目清秀,精神矍鑠。緣于奶奶較一般婦女高出一頭,對兄弟嬸嫂特別親,鄉親們都叫她“高母”。
其時,奶奶的五個兒女都已成家立業,兒孫滿堂。自古道,兒孫自有兒孫福,然而,奶奶并非坐享“兒孫?!?,安度晚年。
在那物質匱乏時期,兒子的生活過得也緊巴,勉勉強強度日糊口。為了不拖累兒子,奶奶索性操起家伙撿豬屎出賣掙錢買糧,自食其力。晨早,天蒙蒙未亮,她一手提著小糞箕,一手握著小鐵耙,借著月光星光,在村巷、旮旯四處尋找豬屎,撿滿一糞箕回家,還趕上家人吃早飯。午飯后又去撿,黃昏時分再三去撿,直到暮色降臨,才回家點燈吃晚飯。爺爺、奶奶老兩口就靠著這一糞箕一糞箕豬屎養活自己,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
除了趁晨午晚空閑時間撿豬屎外,奶奶上下午忙著幫兒媳料理家務,打掃庭院,煮飯炒菜,攜帶孫子,整天忙忙碌碌,把偌大的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妥妥帖帖,給人一種溫暖舒服的感覺。兒媳猶如吃了一顆“定心丸”,安心參加生產勞動,多掙工分,多打口糧,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奶奶雖不識字,腦子并不笨,記性很好,凡是聽過看過做過的,都能一一記住,日積月累了豐富的民間寶貴經驗,成了家鄉的“百通事”。
當時農村缺醫短藥,群眾患病,大多靠土醫、中草藥治療。奶奶掌握了一套土著醫術,熱心義務為鄉親看病。村民身體有恙,大都來找奶奶看,成了患者第一站醫生。她雖不專業,但非常的仔細,望聞問切,認真診斷,對癥下藥,給患者或家屬介紹一些簡易的草藥。一些他們不認識的草藥,奶奶親自上山坡、下田野尋找、采摘,送醫又送藥,分文不收。
皮膚病、兒科,奶奶最擅長,一眼就能辨別患者皮膚病的類型,并且療效顯著;小兒扁桃體發炎的治療也很管用,用手指沾著鹽水,摳出喉嚨里濃痰,小兒就氣順胃口大開,張開嘴巴哈哈大笑,蕩起兩個小小的酒窩,又像原來一樣可愛。
奶奶有一副善良的心腸,也有一雙靈巧的雙手。她手藝很好,許多手工活都會做,連一些復雜精細的活都難不住。她會裁衣縫衣、制鞋制帽、織網織席、編筐編籮,件件有模有樣,有板有眼,與市場上出賣的不相上下。小孩周歲做“吉生”,左鄰右舍都請她去捏“雞閹餅”,公雞、小雞、鴨子、鳥子……樣樣捏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尤其稱奇的是,她還能刺繡。纖細的繡花針在她那一雙粗糙的手里穿梭自如,繡花繡鳥,繡龍繡鳳,還能繡字。她刺繡的“喜、福、祿、壽”字,有書法大家的手法、氣勢,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簡直不敢相信出自一個不識字,也不會寫字的一位老太婆之手呢。
奶奶為人正直,心底無私,贏得了村里兄弟嬸嫂的信任。鄰居舉家出遠門,都把鑰匙交給她,叫她幫著看家守院,甚至有的人家還把貴重的物品交給她保管。
她給我講過這么一件事。一戶鄰居家有一兒子,成家立業后,還很不爭氣,好吃懶做,整天喝酒賭博,其妻子嫁過門來,沒有一天好日子過,還挨罵挨打,無奈之下,離家出走。經當地政府協調處理,解決了一筆離婚金。鄰居恐怕兒子偷走離婚金揮霍掉,就把這一筆資金交由奶奶保管。奶奶見這筆資金包封得嚴嚴實實,就不拆開清點數目,接手就藏了起來。過了一段時間,鄰居要錢急用,奶奶原封不動交與了鄰居。他打開清點,竟然少了幾張錢。好心做成壞事,奶奶蒙受不白之冤,無言以對,委屈的淚水濕潤了眼眶。鄰居覺得事情蹊蹺,經深入了解兒子,才弄個水落石出。原來是那一天其父子領取離婚金回家途中,兒子從中偷偷做了手腳。真相大白,才還了奶奶的一身清白。奶奶就是這樣潔身自愛,清清白白做人,一塵不染。
奶奶精明能干,忠厚老實,樂善好施,全村男女老少都愛戴他。每天,奶奶家里人來人往,座無虛席,除了求教求醫言謝者之外,鄉親們有好歹之事都樂意向她傾訴,早已把她當成了自己的貼心人。
善有善終。那年秋天,奶奶沒有遭受嚴重疾病的折騰,沒有連累子孫,安詳地駕鶴西去。在我的心眼中,奶奶就是一塊純潔無瑕的翡翠,瑰麗絢爛,光彩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