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湛江科技學院青年學子以支教為筆,在雷州半島的田野鄉間書寫了一份充滿溫度的青春答卷。“青黛”“激流勇進”“夢繪暢侃”等多支實踐團隊奔赴湛江鄉村小學,通過多元課程、體教融合、紅色傳承等創新實踐,為鄉村教育注入新動能,展現高校青年服務社會的擔當與智慧。

多元課堂:讓知識在鄉野“活”起來
在雷州市英利鎮紅湖小學,“青黛”實踐團隊的“本草啟蒙”課堂成了孩子們探索傳統文化的窗口。金銀花、干菊花的清香中,孩子們將草藥夾進課本送給咳嗽的奶奶,傳統智慧與孝心在此交融;“綠意課堂”上,垃圾分類挑戰賽讓環保知識變成闖關游戲,孩子們面紅耳赤地爭論“過期作業本該放哪個桶”,環保意識悄然扎根。科學實驗、文化藝術、武術體育等課程更讓校園充滿歡聲笑語,連內向的孩子也在飛盤游戲中綻放笑容。

“我們不僅要傳遞知識,更要激發興趣和創造力。”團隊成員表示。10天支教中,安全教育、心理游戲等設計同樣精心,模擬火場演練讓孩子掌握“一提二拔三握四壓”的滅火口訣,“心靈拼圖”游戲則幫助他們勇敢表達自我。
體教融合:在運動中厚植家國情懷
在徐聞縣龍塘鎮中心小學,“激流勇進”實踐團將體育與愛國教育緊密結合。跳繩接力、障礙跑等趣味項目中,單搖、雙搖等高難度動作展示引得孩子們驚呼連連;頒獎環節的水彩筆、定制筆記本等獎品,更點燃了參與熱情。“強健體魄是報效祖國的基礎。”指導老師陳思道出活動初衷。

多學科融合是另一亮點,機械工程專業學生調研體育器材,計劃研發適合鄉村的設備;會計團隊建立物資臺賬保障后勤;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設計課程,讓“體育+思政”的創新模式真正落地。
紅色傳承:為鄉村學子點亮信仰之光
麻章鎮暢侃村的支教“冒險”中,“夢繪暢侃”實踐團以紅色教育為主線。微課堂上,革命故事、紅色歌曲、經典電影輪番登場;書寫比賽中,孩子們用筆墨詮釋詩詞中的信仰;故事大賽里,《小英雄雨來》的講述讓現場熱血沸騰。盧麗妹的愛國班會,更通過今昔對比,將“青春護家國”的種子深植心田。

科技元素的融入讓課堂更加有趣。AI科普課上,智能語音、圖像識別技術讓孩子們驚嘆“科技改變生活”,創新的好奇心被徹底激活。
這些實踐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用愛與陪伴為孩子們的成長播下了美好的種子。紅湖小學的孩子在日記里寫下“想成為像老師一樣的人”;龍塘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在體育賽中學會團結;暢侃村的學子在紅色故事中找到榜樣力量。而大學生們也從中錘煉了本領,青黛團隊隊長感慨:“孩子們眼里的光,讓我們明白了教育的意義。”
湛江科技學院團委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三下鄉”實踐,推動更多專業力量下沉鄉村,探索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