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中國大陸最南端的燈樓角,那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地方。每當海風拂過屋檐下的貝殼風鈴,叮叮當當的聲響里,總會飄來外婆用雷州話哼唱的漁歌。
燈樓角的風景美不勝收。金黃的海灘上,細膩的沙子在陽光下閃爍,像鋪了一地金子。海浪拍打著礁石,“嘩啦——嘩啦——”的聲響,和著遠處漁船的疍家漁歌,像一曲唱不完的海洋交響樂。海灘邊是茂密的椰林,椰子樹間藏著青苔斑駁的石狗雕像。外婆說它們是雷州半島的守護神,小時候我總愛給它們戴野花。那天,阿公用粗糙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教我剖開青椰。清洌甘甜的椰汁飛濺出來,阿公笑著說:“每個海邊長大的椰子都是大海給的糖罐子。”
夕陽染紅海面時,咸濕的風捎來陣陣飯香。碼頭上,漁民伯伯把活蹦亂跳的斑節蝦裝進竹簍,見我眼巴巴望著,總會塞給我幾只:“拿回去白灼,鮮得能吞掉舌頭!”我最喜歡的還有蟹粥,橙紅的蟹膏在米粥里化開,撒上碧綠的蔥花,我能連喝三大碗。
農歷三月廿三的祭海節最熱鬧。天沒亮,外婆就帶我去媽祖廟搬供品,糯米堆成的“壽桃塔”上插滿彩紙。鞭炮聲炸響時,我們跟著舞龍隊伍走向沙灘,看著阿公和其他漁民把系著紅綢的豬頭拋向大海,表達對平安的祈愿。
如今,我的書桌上擺著阿公做的椰殼筆筒,每當撫摸它,仿佛又能聽見浪花拍岸的聲響,聞到蟹黃粥的香氣,看見石狗雕像頭頂的野花在風中輕顫。這就是我的家鄉燈樓角,它不僅用金色的沙灘托起我的童年,更用咸澀的海風,把對游子的牽掛吹向遠方。
點評:小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燈樓角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字里行間流淌著濃濃的鄉愁。小作者通過開椰子、品嘗海鮮、祭海節等生活片段,生動展現了家鄉的獨特魅力。外婆的漁歌、阿公的椰殼筆筒等細節,更讓情感自然流露。全文語言優美,畫面感強,既是對童年的深情回望,也是對家鄉的永恒眷戀。
指導老師:王敬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