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兵支書”蔡景炎,是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辦的退役軍人英模人物座談會上,他作為全市唯一獲得“廣東最美兵支書”榮譽者,吸引筆者前往吳川市覃巴鎮新村采訪。
蔡景炎退伍不褪色,在鄉村振興“新戰場”立新功。蔡景炎當“兵支書”8年,把一個問題成堆的落后鄉村,建設成為廣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先進基層黨組織、湛江市文明村等。
“兵支書”是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蔡景炎注重抓好村黨支部“一班人”思想作風建設,以上率下打造一支能作為、會干事、敢擔當的黨員干部隊伍。他辛勤耕耘在家鄉的廣闊天地,帶領鄉親們種植優質高產的絲苗米,養殖羅非魚,在閑置土地上種番薯、玉米等各種農作物,推進特色產業蓬勃發展。他致力抓鄉村文明建設,創辦“積分超市”,用紅黑榜形式表彰先進,鞭笞落后,鄉村治理成效顯著。蔡景炎用矢志不渝的奮斗,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闊步前行,成為退役軍人的杰出代表,“兵支書”的先進典型。
部隊是座大熔爐。進來一身鐵,出去滿身鋼。把這些好鋼用在刀刃上,對“兵支書”的培養使用,無疑是最佳選擇。“兵支書”飽含著老百姓對退役軍人的信任與擁戴。這些“兵支書”脫下戎裝,回歸農村,活躍在田間地頭,奔走于村里村外,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務實的作風,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成為村民信得過的“排頭兵”“領頭雁”。“兵支書”是農村基層黨組織掌舵人,鄉村振興帶頭人,農民致富引路人,美麗鄉村描畫人。
才將青春獻戎馬,又以熱血澆良田。蔡景炎和眾多“兵支書”用激情和奉獻,實現軍人的錚錚誓言;用辛勞和汗水,耕耘家鄉田野;用努力和打拼,跑出鄉村振興的加速度;用奮斗和追求,展現新時代退役軍人嶄新的精神風貌;用一個個閃光的榮耀,打造出“兵支書”成長與鄉村振興的雙贏局面。
湛江日報、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