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今年第11號超強臺風“摩羯”來勢洶洶的襲擊,雷州市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奮力備戰。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及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強化各基層黨組織“平時治理”和“急時應急”有效銜接融合。
雷州在行動中共統籌配置13300余網格員壯大風格力量,成立3667人的先鋒隊伍,組織3859人參與防風搶險,協助轉移緊急避險人員5564人次,扣緊扣牢“防風鏈條”,以實際行動經受了防臺風大考,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深受群眾稱贊。
精心部署,下好“先手棋”
這次雷州市吹響防御臺風的戰斗后,雷州市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印發了《關于在防范應對臺風工作中做好準備工作啟動平急轉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通知》,并組成5個督導組,由部領導帶頭指揮,分片下沉鎮(街)開展防風工作一線督導,重點督查鎮村黨員干部是否動起來、各項防御工作是否迅速開展、工作責任是否壓實到位等情況。

黨員干部排查漁民回港避風情況
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與組織功能,認真落實“市聯系鎮、鎮聯系村、村干部聯系戶”的包干責任,該市四套領導班子率隊掛點單位到鎮(街)、村(社區)等一線指揮作戰,嚴格按照“六個百分百”工作要求開展督導檢查,全力幫助鎮村做好防風防災工作。
全市4000余名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實現平常工作和應急狀態“一鍵切換”,深入低洼地帶、老舊房屋、河流堤壩等關鍵區域,開展“拉網式”隱患巡查和排查工作,確保各類風險早發現、早處置,為群眾筑起安全屏障。
精心組織,織密“防護網”
戰“摩羯”過程中,雷州市委組織部堅持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充分發揮“鎮到村、村到組、組到戶”三級黨建網格優勢,以鎮(街)為大網格,村(社區)為中網格,村民小組或樓棟為小網格,將全市各級黨組織劃分為大、中、小三類網格1824個,加強鎮(街)村(社區)之間的傳遞信息和資源調配。

黨員先鋒隊轉移群眾

黨員先鋒隊轉移群眾
結合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用好“平急轉換”機制,有效整合村(社區)“兩委”干部、黨員、各類協輔人員(“雙百”社工、三支一扶、一村一輔警等)13300余人,統籌配置到相應的網格中擔任專職網格員,由村民小組長、基層民兵等人員兼職網格員,搭建起了專職為主、兼職和義務相結合的應急救災網格員隊伍體系。

在海邊設置黨員服務站
構建好應急救災網格員隊伍體系,以推動應急主體由“相對單一”向“多元整合”轉變,分三批次從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鎮(街)、村(社區)抽調人員儲備應急力量,每批次人員數量為各單位在職人員的20%,成立了共計3667人的先鋒隊伍。并注重發揮不同職業、不同特長兼職網格員的優勢,組建鎮級防風防汛應急預備隊50支、村級搶險黨員突擊隊482支共計3859人參與防風搶險,協助轉移緊急避險人員5564人次,扣緊扣牢“防風鏈條”。

應急預備隊在清理臺風后的路障
精心服務,打好“主動仗”
此外,為讓防臺風工作家喻戶曉,雷州市委組織部用接地氣、全覆蓋的方式,以“線上+線下”的模式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防風防汛知識宣傳普及。在線上,充分利用雷州微黨建公眾號、微信群、粵政易群、手機短信等線上方式,及時發布氣象動態、居家及出行安全指引等信息,確保居民能夠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防汛情況。在線下,充分發揮黨員志愿服務力量,深入開展“敲門行動”,大中小三類網格的網格員按所劃分范圍,進網入格、進樓入戶,一對一上門通知做好防風防汛準備工作,切實跑在風前雨前。
與此同時,不斷健全總體指揮、觸發響應、快速轉換、穩妥有序處置的機制,結合常態化“走轉聚”,加快構建汛期救助防護體系。特別是在防風防汛期間,迅速啟動防汛防風搶險黨員突擊隊,把村(社區)“兩委”班子、網格員、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志愿者和廣大群眾有效組織起來,全力參與值班值守、風險排查、人員轉移、志愿服務等工作,切實筑牢了防風搶險“紅色堤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