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縣南山鎮在“百千萬工程”建設中,精心策劃并實施了“北潭—龍堝—那屯”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建設。6月17日,記者在走訪時了解到,經過全力打造,南山鎮“北潭—龍堝—那屯”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已初具規模,呈現出南山鎮鄉村美麗的畫卷。
徐聞縣南山鎮“北潭—龍堝—那屯”鄉村振興示范帶呈現鄉村美麗畫卷。記者簡陳明 通訊員馬映辰 攝
據了解,那屯村在基礎設施、鄉村綠化和現代產業方面均取得明顯成果。原有4米寬的村內主要道路擴寬至6米,目前已完成500米,完工后將進一步方便村民出行。同時完成了2公里長的機耕路建設,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條件。那屯村還配合大水橋水庫管理處在水庫周邊種植了400余株水杉,美化了水庫周邊環境。同時,那屯村累計投入10余萬元在S376省道進行了綠化提升,進一步提高了村莊的綠化水平。光伏建設項目也在穩步推進,為村莊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那屯村計劃依托水庫移民村的生態優勢與光伏項目,結合生態風光與現代產業,謀劃建設近1公里的光伏長廊,為村民提供綠色能源,成為未來該村生態風光與現代產業的一道新景觀。
北潭村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對村內四個主要池塘實施了水體清潔與周邊環境整治,大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特別是北潭東村古池塘,經投資3萬元進行硬底化改造后,周邊環境煥然一新。對3公里長的主要道路進行了拓寬,有效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新建農貿市場的24個攤位及衛生站已投入使用,極大方便了村民購物,并提供了家門口的醫療服務。據了解,北潭村將繼續致力于生態環境保護與基礎設施完善。依托村內池塘與優美環境,謀劃打造生態小公園與溪流水道,不斷完善基礎設施,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
而龍堝村則充分利用其特有的紅色資源,結合自然村在解放海南島渡海作戰時的紅色歷史、遺跡,正緊鑼密鼓地打造紅色旅游村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