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陽古水道霞街段景色美。
最美四月天,古鎮吳陽景色新。行走在省“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吳川市吳陽鎮,看到這里呈現一派繁忙火熱的建設場面:古水道修復項目加緊推進、歷史文化展廳已完成工程量85%、“美麗入口通道”城樓動工建設……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吳陽鎮錨定“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嶺南狀元文旅第一鎮”的定位,打好文旅融合特色牌,激活吳陽“鎮能量”,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
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
在吳陽古水道修復工程的施工現場,工人們忙碌地鋪設人行道地磚、安裝道路指示牌等,有序推進工程進度。吳陽古水道是鑒江水系支流之一,是南粵古驛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吳陽古水道霞街段2.4公里已于2019年修復完成,全長約1.6公里的中街至上郭段修復工程現已進入收尾階段,擬于下月竣工。
“古水道一邊是美麗的田園風光,另一邊是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林召棠故居等古跡和古建筑,”吳陽鎮黨委書記伍彥忠介紹,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以“狀元故里”為中心點、涵蓋周邊古建筑群、芷寮古商埠等特色文旅資源的旅游產業新格局。吳陽鎮把古水道精心打造成“一條美麗河道”,將加快完善路燈、路牌和清理建筑余泥、美化周邊環境,配套建設游船碼頭,并依托古水道串聯沿線歷史文化資源點,打造古水道濱水風情帶。
目前已啟動建設的吳陽“美麗鄉鎮入口通道”城樓,位于228國道吳陽鎮紅綠燈路口,由吳陽鎮鄉賢企業家慷慨捐資700多萬元建造,項目重點聚焦入口標志強化、入口界面整治、節點場景塑造、提升綠美水平4個方面,擬于今年12月底建成,為古鎮吳陽增添更多的文化光彩,助推當地的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從項目效果圖來看,整個城樓背靠環峰,晨迎東海朝陽,面向鑒水沙洲,遠聽麗山樵唱,城墻外表砌筑明式磚,城樓裝飾用明式木結構,明式雕梁斗拱繪畫,屋頂用明式琉璃瓦。城墻設三拱門洞,氣勢宏偉,門樓與周邊環境相融合,整體建筑古典造型,宏偉壯觀。
“一條美麗河道”“一個美麗鄉鎮入口通道”均是吳陽鎮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項目之一。“七個一”還包括一條美麗示范主街、一個綠美生態小公園、一個美麗圩鎮客廳、一個干凈整潔農貿市場、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樣板。目前,吳陽鎮正穩步推進“百千萬工程”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圍繞打造文旅名鎮這一重點,精雕細琢古鎮新形象。
吳陽鎮霞街狀元坊吸引游客“打卡”。
文旅融合煥發古鎮新韻
吳陽鎮是歷代吳川縣城所在地、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華詩詞之鄉、粵西唯一狀元故里。吳川古有八景,吳陽獨占六景。
吳陽鎮著力提升風貌品質,“繡出”古鎮新形象。今年3月中旬,吳陽鎮開展吳陽中山紀念堂修繕工程,為“百千萬工程”培育吳陽鎮典型鎮賦能增色。項目修復涵蓋了紀念堂建筑的外立面、建筑結構的加固改造、室內墻面的修補改善以及特色構件的復原修繕等多項工程,總投入380萬元。
據施工單位負責人介紹,吳陽鎮對中山紀念堂的修復工作堅持修舊如舊原則,同時發揮其新的功能。修復后的吳陽中山紀念堂,將成為開放參觀及舉辦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文化、鄉村振興等主題活動的場所。
伍彥忠介紹,近年來,吳陽鎮拓展旅游發展空間,有序推進林召棠故居、吳川學宮、極浦亭、南城門、芾南圖書館、雙峰塔等修繕工程,沿線復原南城門古街、吳陽一路古街,新建旅游服務驛站及配套設施,建設文化旅游示范園,利用本區域的旅游資源優勢,打造旅游特色產業,逐步將吳陽鎮從傳統的農業鄉鎮建設為中國文旅名鎮,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振興,提升吳川鄉村的整體形象。
如今,吳陽鎮的狀元故里霞街社區、“銀灘耀彩古鎮新姿”精品線路、吳陽鎮鑒江供水大壩等,已成為周邊游客的打卡勝地,更有許多外地游客慕名前來領略狀元故里之風采,帶動了周邊的餐飲、住宿消費,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吳陽鎮錨定創建文旅名鎮總目標,外塑“顏值”,內修“氣質”,打造“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狀元故里”文化品牌。尤其是2023年以來,吳陽鎮搶抓實施“百千萬工程”機遇,繼續積極實施“旅游旺鎮”發展戰略,依托“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品牌效應,整合狀元文化、盤活鄉村旅游資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已初步形成以“狀元”為中心點、涵蓋周邊古建筑群、芷寮古商埠的特色文化旅游帶,助力鎮村高質量發展。
吳陽鎮將持續擦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個金字招牌,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旅游資源,發揮歷史人文和生態資源優勢,強化鄉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努力把吳陽鎮打造成文旅融合發展的省級中心鎮和“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樣板。依托農業龍頭企業,著力培植休閑觀光農業品牌,發展現代農業觀光游;持續加大投入,發展民宿旅游產業,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提高吳陽鎮鄉村旅游品質。
干群齊心繪就新畫卷
行走在古鎮吳陽,一幅幅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那蒙村種有草莓、青棗、圣女果等水果,已形成一定規模的采摘業,吸引越來越多村民回鄉創業就業。目前,那蒙村正在推進建設大中型倉儲冷庫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儲存農產品和凍品約2000噸,可為本村提供近80個就業崗位,為村集體每年增收約30萬元,并將依托項目延伸倉儲冷鏈產業鏈,帶動更多產業同步發展。
劉屋村以黨建為引領,通過將美化鄉村環境與“四小園”建設工作相結合,利用平整清理出來的土地和房前屋后的空地,種植蔬菜、瓜果、花草、樹木等,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具有鄉村特色的“四小園”,并利用村巷建設具有鄉村氣息的“十二節氣”及“中華八德”巷道,在圍墻上繪上彩繪,著力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吳陽鎮凝聚齊抓共促的強大合力,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黨員干部帶頭下鄉開展宣傳教育,利用村內黨建大喇叭、宣傳車輛、橫幅標語、倡議書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全方位、多渠道營造好全民創建、全民共享的典型鎮創建氛圍,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集眾人之力、展各家所長,奏好“協奏曲”、共繪“一張圖”。
吳陽鎮完善各種激勵機制,提高黨員群眾參與典型鎮建設的積極性,特別是發動外出鄉賢積極參與典型鎮村的建設。如,吳陽鎮成立12個工作組,將主街的維護工作分段包干、責任到人,日常進行巡查;白沙社區發動黨員群眾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鼓勵黨員群眾積極參與美麗庭院評比活動,扮靚自家院子;那郭垌田坉村推進“積分超市”建設,引導群眾通過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遵守村規民約、協助村“兩委”開展工作等方式換取積分、兌換日用品,激發黨員群眾參與熱情。
吳陽鎮牢牢把握“安全”底色,積極創新工作模式,通過抓好攻堅“化解積案工程”、強化“治安防控工程”、深化“法治建設工程”、推進“鄉村治理工程”、做實“平安細胞工程”五大工程,化解基層矛盾糾紛,排查社會風險隱患,聚力創建平安村居、平安學校、平安醫院、平安家庭、平安市場,夯實平安建設基礎,努力打造平安建設吳陽樣板。
目前,吳陽鎮各村(社區)已有500個攝像頭接入鎮級視頻監控平臺,并且海防專屬監控5個主要點已完成監控安裝,為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注入強勁動力,有效震懾和打擊各項違法犯罪行為。
吳陽鎮結合地方特色,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把健全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作為平安村居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在扎實推進“三級調處”(村小組、村居、鎮)機制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新項目,建立健全了“331”調解工作機制,即實行鎮、村、組“三級”調解;建立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三老”工作室,參與調解工作;充分發揮“一鄉賢”的作用,形成多元化調解工作合力。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