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羽絨以蓬松度高、品質優聞名國外。
“去年冬季今年入春以來,盡管價格漲了,吳川羽絨產品銷售額卻同比升50%,還出口到歐美、東南亞等地區。吳川是全球主要羽絨產區及聚集地,年產羽絨6萬噸,占全國產量的15%,占全世界產量的11%。”昨日,吳川市羽絨行業協會會長陳文堅自豪地向記者介紹,“羽絨生產實現高品質高產量得益于優質的原材料與不斷提升的加工技術!”
記者走進吳川市塘尾街道,一連片的羽絨企業坐落在G228國道的兩側,隨著提絨機、拼堆機日夜不停地運轉,鴨鵝的原毛源源不斷地被吸進機器內,經過分揀、除塵、水洗、除臭、提絨、烘干、冷卻等工序,恢復絨毛原狀后,按客戶所需的含絨量比例要求進行拼堆包裝。部分將被銷往日、韓、美等國家。
“羽絨羽毛生產加工屬于禽業養殖屠宰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是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行業代表。”吳川市某羽絨企業負責人陳先生說。
番鴨。
變廢為寶 鴨毛變身“黃金羽絨”
記者從吳川市羽絨行業協會了解到,行業中的“羽絨羽毛”是指生長在水禽類動物(鵝、鴨)腋下、腹部的羽絨羽毛。吳川羽絨企業主要以廣東、廣西成熟的番鴨毛和獅頭鵝毛作為原料,尤其是番鴨毛。吳川羽絨業界人士李先生介紹,由于番鴨比普通鴨子的羽毛更豐滿,加上養殖時間長,所以番鴨絨蓬松度更高,品質更優。
“據了解,目前規模養殖番鴨的只有粵西,比如湛江和茂名的養殖番鴨數量已經超過1億只。”陳文堅介紹,吳川常用的羽絨原料是番鴨毛,其養殖時間一般是90—95天,本地鵝的養殖時間也超過90天。吳川番鴨全部散養,堪稱鴨子中的“奇葩”,羽絨蓬松度好。養殖的時間越久,絨毛的品質也就越好。據介紹,吳川市陽光充足水草豐茂,為水禽養殖提供了良好環境,使鴨鵝的羽絨更潔白、絨朵大又多、氣味清淡,遠超國內標準,獲得“黃金羽絨”的美稱。
此外,吳川“叮叮佬”(注:收集廢品的人)的足跡遍布國內多個城市,收集鴨毛鵝毛。特別是兩廣、江西、湖南等盛產灰鴨白鴨的地方,羽毛原毛源源不斷地運回吳川。
“羽絨羽毛生產加工,是變廢為寶的過程!”吳川市某羽絨企業負責人陳先生表示,羽絨羽毛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碳排放相比其他纖維材料更低,其特征符合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要求,助力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先進的生產線。
創新技改 一環扣一環地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
高品質產品的背后,還得益于吳川羽絨企業在加工技術上的辛勤耕耘。
羽絨從業人士陳先生表示,吳川羽絨企業重視研究番鴨毛的提絨技術和水洗技術等,一環扣一環地改造和提升,讓羽絨成品率得到大幅提升。以前白番鴨羽絨里有異色(黑頭),只能雇傭工人手工將其挑選出來,每個工人每天只能完成兩三斤;后來當地羽絨企業開發黑頭機,每小時產量100公斤。原來羽絨水洗是攪拌式的,損耗大,當地羽絨企業開發了超聲波洗滌機,損耗立馬下降30%,減少洗滌劑,節水環保。
吳川羽絨企業還共同成立了知識產權聯盟。吳川羽絨企業家科學整合流程,并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加強產業鏈溯源管理,關注點從原來的防水羽絨、特殊香味羽絨等功能性轉向開發羽絨本身性能深度,通過精細化處理的方法,研發出了蓬松度(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達到18厘米的鴨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目前,在羽絨知識產權上,吳川擁有約1100項專利,是行業內專利數最多的產區。2017年,國際羽絨羽毛檢測實驗室曾對全球各大羽絨產區的羽絨品質進行檢測,最終結果顯示,吳川羽絨的灰鴨絨和白鴨絨排名前二,灰鵝絨也在鵝絨中排名第三。
2022年,由吳川市羽絨行業多方共同制訂的《原料羽絨羽毛》團體標準與《水洗羽絨羽毛》團體標準通過國內專家技術審查。相較于現有的國家標準,兩個團體標準提出的“凈絨”等概念對羽絨羽毛產品具有更嚴格的要求,為產品檢驗提供更精確的數據。標準的制訂和實施,穩定和固化吳川羽絨的產品質量,便于消費者識別更優質的產品。
科技引領 提升新質生產力
多年來,吳川羽絨能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在行業中處于領跑地位,關鍵在于緊抓品質,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湛江市人大代表林壯錦認為,吳川羽絨行業在原料、生產、品質等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集群優勢。吳川羽絨行業應緊跟國家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加大投資研發,引進和培育創新型人才,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羽絨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通過技術創新、數字化轉型、綠色可持續發展、品牌建設、產業鏈協同以及標準化生產等多方面的努力,不斷提升行業的新質生產力水平。
“近年來,我們公司通過‘互聯網+’的銷售模式,大力構建羽絨全產業布局。公司研制出世界首臺羽絨粉塵測試儀,可以說是開創了羽絨粉塵檢測的先河。”廣東鴻基羽絨制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這幾年,我們公司一直十分重視科研的開發和設備的投入,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約占當年的銷售收入的5%。產品研發工作穩步發展,形成產、學、研一體化,先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5項。”廣東百如森羽絨制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將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科研創新能力,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據吳川市科工貿和信息化局介紹,多年來吳川羽絨產業致力于技術的升級和優化,從生產流程和生產方式等都做到了極致。下一步,吳川羽絨業將繼續強化創新驅動和技術研發,通過科技引領、產業升級、企業賦能等方式,實現新質生產力的提升和發展,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行業發展提供持續的創新動力。將積極推動區域羽絨企業推行標準化生產,加強區域羽絨企業管理培訓,促進企業標準化生產以提升羽絨品質,提高產品質量,保障各企業均可生產高品質羽絨,并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經營,進一步提高吳川羽絨產業在省內、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通過羽絨原毛的大量匯聚,提高吳川羽絨產業的物流、人流、資金流、產值及總體規模。產業鏈串起鴨鵝養殖、原毛收購、羽絨分揀水洗、羽絨制品生產等上下游產業,新質生產力的提升發展,讓吳川羽絨“飛得”更高更遠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