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國聯水產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忙碌著對水產品進行清洗、包裝等工作。在完成海關通關流程后,這批產品將會進入國外市場。
“通過湛江水產技貿基地公眾號的預警信息和分析比對,我們知道了國外市場氟苯尼考、土霉素等農獸藥現行最大殘留限量標準,這為我司品質把控、管理規范和降低出口風險提供了有效幫助。”該公司品控中心主任周道志說。
湛江是我國水產品重要養殖和進出口基地,為提高企業出口合規性,湛江海關充分發揮湛江水產技貿基地作用,解讀主要貿易伙伴相關法規標準,開展我國、日本、加拿大、新西蘭與CAC(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部分農獸藥標準的比對分析,并通過微信公眾號及時向企業預警,為企業把控品質,嚴格規范管理,從源頭上把好出口“安全關”。
近年來,湛江水產技貿基地建立企業聯絡員機制,深入企業實地走訪調研,了解掌握水產企業出口主要貿易伙伴情況,幫助企業開展標準比對,提高出口產品自檢自控能力;持續做好WTO成員技貿措施監測分析工作,幫助企業應對不合理技術貿易措施,2023年以來對27項技貿通報開展研究評議,其中4份通報得到日本、新西蘭、巴西的積極反饋。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及時為企業精準推送國外技貿措施、出口指南等最新動態超過190條,幫助企業減少國內外市場信息差。
湛江海關綜合處副處長蔡永紅表示,海關將聯合基地其他共建主體,繼續依托湛江水產技貿基地平臺,積極用好WTO規則,加強貿易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收集研究以及比對分析,提供技貿預警服務,積極應對不合理技術性貿易措施,幫助企業暢通“出海賽道”。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