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陽霞街古水道,清波綠水穿過拱橋,濃郁的水鄉氣息撲面而來。
人類逐水而居,文明因水而興。吳陽古水道見證過古鎮的崛起、興旺,也曾經因為疏于管理而淤塞、污染,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全面推進的今天,吳陽鎮緊抓打造文旅名鎮這一重要發力點,穩步開展美麗古水道修復工程。水清、岸綠、景美,蜿蜒千年的古水道重獲新生,猶如一條燦爛的金線,有機串聯起散落于河道兩旁的歷史文化遺跡,提升了古鎮的生態環境和文旅產業格局。
千年古水道重煥生機 風景宜人
冬季的南國依然溫暖,生機勃勃。走在吳陽鎮南粵古水道邊,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田野綠意盎然,越冬的候鳥在田野間或飛翔、或覓食、或憩息,悠然自得。藍天之下,綠野之間,白鳥蹁躚,這幅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吳陽古水道是鑒江水系支流之一,是南粵古驛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吳陽鎮文化交流和商業貿易的重要通道,對于推動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發展曾起過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在水道邊建立家園,生生不息,利用水道運輸貨物,加強對外交流,古水道不僅是生活所依,更是文化象征、情感寄托。后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新的交通運輸方式的興起,古水道的交通貿易逐漸衰落,由于疏于管理,水道更陷入污水橫流、垃圾散亂的困境。
長期以來,當地政府一直尋找恰當的機會讓古水道重煥光彩。2015年,為改善河道生態環境,保護和傳承吳陽歷史文化,挖掘和展示當地的鄉村旅游資源,吳陽鎮成立了疏江工程籌備工作領導小組,開始疏江工程的籌備工作。在外出鄉賢主動捐資的倡導下,當地村民群眾積極捐資,共籌備了疏江資金1830萬元。2017年,吳陽古水道霞街段疏江工程正式開工,經過兩年的精心修復,工程正式竣工,古河道面貌煥然一新,重現往日神采。
時間來到2022年,吳陽鎮被列入《廣東省鄉村休閑產業“十四五”規劃》,古水道的保護性開發迎來新契機。吳陽鎮緊抓鄉村旅游業發展風口,籌措資金,開展古水道中街至上郭段的修復工作,將古水道打造為新的游覽路線,使它成為一條“金線”,串聯起散落在河道兩旁的歷史文化遺跡“明珠”。
美麗河道南粵古驛(水)道修復工作如火如荼。
修復工程進展順利 將于年內完成
河水潺潺,時光悠悠。在長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吳陽古水道見證著古鎮的變遷,也彰顯出無窮的生命力,在鄉村振興強力推進的今天,古水道更是煥發出澎湃的活力。古水道一邊是美麗的田園風光,另一邊是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林召棠故居等古跡和古建筑,若能得到科學的開發,定能大大提升當地文旅產業格局。
近日,記者來到吳陽古水道中街至上郭段修復項目現場,只見工人和挖掘機正在緊張作業,清理河道中的淤泥和垃圾。“修復項目的重點工作包括修復和改善水生態環境、增加濱水服務設施,提升河岸兩岸綠化、打造彰顯本土文化的旅游線路和增加沿江業態。”吳陽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以“狀元故里”為中心點、涵蓋周邊古建筑群、芷寮古商埠等特色文旅資源的旅游產業新格局,計劃在今年投入使用。
記者了解到吳陽古水道全長約4公里,其中霞街段全長2.4公里,已于2019年修復完成,中街至上郭段全長約1.6公里,目前正在修復中。吳陽古水道的修復工程對于保護和發揚本土歷史文化,提升生態環境和促進旅游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古水道中街至上郭段修復工程進展順利,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河道疏浚、擋土墻、路面軟基處理、橋梁工程、停車場工程等各項工作均在有序推進中,整個修復工程將在今年內全面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