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水橋水庫如碧玉嵌入徐聞大地。
行人漫步在綠道上。
冬至前夕,今冬第一場寒潮抵達南海之濱。
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徐聞縣,綠意未歇。縣城以東,徐聞縣大水橋水庫被綠樹環抱。市民漫步在新建的綠道上,欣賞庫區推進綠美建設帶來的可喜變化,樂享悠閑時光的愜意生活。
4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向南輸水的接點站——徐聞縣大水橋水庫,了解工程建設、管理、運行和后續工程規劃等情況。
“這里水美、景美,氣候暖、空氣也好。”近日,鞠孝毅正在水庫大壩上散步,他是一名來自遼寧省的退休老人,特意來大水橋水庫“打卡”。
“突突突突……”一艘小艇緩緩靠近大壩。開船的李忠榮和另一位同事下船,并用繩索把船拴穩。
“今天垃圾不算多,只是打撈起一些枯草。”李忠榮高興地說。
一天兩次巡查庫區,保持水面干凈,是水庫管理處漁隊的工作任務。每天8時,隊長李忠榮和一名隊員出船巡查,清理水面的垃圾雜草。打撈工作量大時,要三個多小時才能完成一次巡查任務。
一條綠道沿著大水庫下游蜿蜒伸展。
工作人員打撈水庫中的漂浮物。
在漁隊工作了20多年的李忠榮,練出了黝黑的膚色和壯實的身材。他說:“除非風太大,不然每天都要按時巡查,這是我們守庫的職責所在。”
“我小時候,水庫堤壩沒那么高,周圍雜草叢生。現在大壩加固了,管理完善了,群眾保護水庫的意識也提高了,水庫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小在水庫長大的管理處子弟李仁吟,現在也成了一名水庫人。他每天至少沿著6.95公里的大壩步行巡查一次。
日復一日,水庫管理處數十號人分班24小時巡查庫區、渠道以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確保水庫安全運行,及時發現和制止各種污染水質、破壞水庫生態環境的現象。
水庫大壩路旁安裝著路燈和攝像頭監控。
水庫大壩上,每隔一段距離就設置一個救生圈。
一只鳥兒從市民頭上越過,二者看起來和諧相處。
大水橋水庫竣工于1958年7月,總庫容1.27億立方米,是徐聞縣面積最大的水庫。供水區域覆蓋徐聞7個鄉鎮共15萬畝耕地,并為徐聞10多萬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去年8月底,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標志著困擾粵西地區尤其是雷州半島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將得到系統性解決。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將惠及云浮、陽江、茂名、湛江等粵西4市沿線約1800萬人,有效提升區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大水橋水庫周圍綠樹成林、植被茂盛。遠遠望去,湖泊的藍色與四周的綠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
行人漫步在綠道上。
屆時,徐聞縣大水橋水庫將得到穩定的水源供應,為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借此機遇,徐聞縣大水橋水庫管理處謀劃加強建設和管理,計劃加固大壩護坡、營造涵養林、持續提升水質、實施美化亮化工程,更好守護這一泓碧水清流。
徐聞縣規劃在大水橋水庫下游建設流梅溪濕地公園,通過生態廊道把水庫、濕地公園、響水潭瀑布等景點串聯起來,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增綠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