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遂溪嶺北鎮。
這里,建有嶺北工業園區,坐擁366家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家);這里,先后成功創建省級衛生鎮、市級文明鎮,獲評“湛江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十大‘金點子’鎮街”。
這里是遂溪縣嶺北鎮。“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該鎮搶抓“多彩遂溪,百業并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契機,堅持“以園促鎮、以鎮帶園、鎮園融合”發展思路,以繡花功夫推動典型鎮建設出亮點、見成效。
下一步,嶺北鎮將緊扣典型鎮建設目標任務,安排專人強化與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對接溝通,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工作,確保于12月20日前完成編制成果;圍繞“1+4+7+9+N”建設總要求,以規劃為引領,強化項目儲備,依托結對幫扶企業,發動企業、鄉賢、群眾等社會力量參與典型鎮建設,加快提升鎮域發展能級;持續培育特色發展模式,強化招商引資,服務好重點項目早建設早達產,打造“鎮園融合、互促共建”發展新格局。
高位推進 規劃引領
今年11月27日,在遂溪縣“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推進會召開后,嶺北鎮迅速成立典型鎮建設聯合黨委,下設相關工作專班和綜合督導組,細化任務清單,確保責任到人,加快典型鎮建設步伐。
用動態眼光審視典型鎮建設,遂溪縣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堅持每日調度、重點攻堅,推動全縣廣大黨員干部投身典型鎮建設偉大實踐,保持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熱情,用好評價考核體系,推動典型鎮建設走深走實、抓出成效。
在做好典型鎮創建規定動作的同時,遂溪縣在資金使用、要素保障、項目運作、黨建引領等方面多謀劃一些自選動作,拿出超常規的力度、速度,在與其他地方的比拼和較量中敢于突破、實現突圍。
遂溪縣高位高標啟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在前期出臺實施嶺北鎮鄉鎮建設工作等方案基礎上,多次主動對接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目前正按“鎮級編制、縣委審核、市級復核”要求和12月20日前報送編制成果的“任務書”,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快典型鎮建設規劃編制工作。
圍繞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生活污水處理、公廁建設管理、“六亂”治理四大攻堅任務,嶺北鎮強化硬件投入、優化運作模式。目前,全鎮建成74個垃圾池、打造1個日均處理28噸垃圾中轉站,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全面完成50條自然村管網建設,建成47個污水處理設施終端設施。按需建設公廁14座(鎮區1座),實行“一廁一人”專人專管,基本實現“四凈三無兩通一明”。
當地抓牢“7個1”樣板建設:一是建設一個美麗鄉鎮入口通道和鎮標,美化綠化亮化“秀麗嶺北”入口通道,推動1公里入口通道實現硬底化,努力提升入鎮“第一印象”。二是建設一條美麗示范主街,完成鎮區道路白改黑、道路硬底化、雨污排放改造等項目建設,啟動嶺北圩沿街商鋪統一標識、街道街面風貌提升等工作。三是打造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樣板,打造“一主一輔”房屋外立面提升樣板。四是打造一處美麗圩鎮客廳,在鎮政府門前人流集中的廣場周邊打造美麗圩鎮“會客廳”。五是打造一個干凈整潔農貿市場。完成占地面積約7780平方米的嶺北市場升級改造,已于9月初重新投入使用,提供攤檔鋪面超200個。六是打造一條美麗碧道,整合下洋水庫資源,有序進行水體整治、駁岸建設和美麗綠道建設。七是打造一個綠美生態小公園,提質升級6平方公里的城里嶺森林公園,努力打造集運動休閑、鄉風文明、文化創意為一體的綠美小公園。
提升鎮區服務能級 培育特色發展模式
圍繞教育設施、醫療設施商業超市等9項具體任務,嶺北鎮重點打造“三圈”,持續提升鎮區服務能級——
打造完善服務圈。投入1900萬元高規格建設的新中心幼兒園已立項,預計新增學位400個。投入40萬元完成嶺北中心小學校道修繕提升工程,計劃投資120萬元的嶺北初級中學游泳池啟動前期工作。建成衛生院1個、衛生站7個,推廣嶺北鎮中醫館使用。
打造興旺商業圈。在升級改造嶺北市場基礎上,建成綜合商超1個,投入運營物流服務站點6個,提質邁生電商服務站線上線下營銷嶺北田薯等特色農產品,依托廣東北部灣農產品流通綜合示范園區,打造“南菜北運”“北果南調”基地。
打造便捷的生活圈。依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動7個實踐站,與金嶺廣場、螺崗小鎮及正在建設的“會客廳”等聯袂打造群眾休閑娛樂打卡地。
與此同時,嶺北鎮培育“N”個特色發展模式——
發展特色工業。堅持建園引企大抓項目思路筑牢鎮域經濟根基,嶺北園區形成生物醫藥、食品飲料、智能制造等產業集群,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4家。2023年嶺北工業園獲評省級特色產業園,今年以來與10家企業簽訂意向投資超過18.6億元,前三季度規上工業總產值40億元。
創新大黨委聯動發展產業模式。建立毛豆產業鏈黨委,實施“村黨支部+龍頭企業+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有力保障毛豆的生產、運輸、加工和銷售。
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因地制宜激發特色鄉村“致富潛能”,瞄準調豐古村、嶺北知青園、螺崗小鎮、筆架嶺烈士遺址等特色旅游景點,融合沿線村莊的生態、產業、旅游等優勢,打造一條農文旅綜合旅游路線。
創新“和事佬”議事機制助力鄉村治理模式。以“有事好商量,無事聊家常”為宗旨,打造“和事堂”議事調解場所,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