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聞縣菠蘿加工廠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 記者 張鋒鋒 攝
5月25日,記者從徐聞縣有關部門了解到,為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徐聞縣委、縣政府有關領導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徐聞縣農業農村局、人社局等部門聯合發力,邀請專家送技術送服務到田間地頭、養殖基地,為農業種植把脈問診,努力培育新型農民……
徐聞菠蘿產業做大做強,是徐聞縣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一個縮影。
小菠蘿“種出”大產業
日前,記者走進徐聞一家菠蘿加工廠看到,一群工人正在忙著將一個個小菠蘿去皮,現場一派忙碌。
據介紹,徐聞縣擁有中國最大的菠蘿種植優勢區,種植面積近35萬畝,年產量超70萬噸,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徐聞縣將小菠蘿“種出”大產業。
近年來,徐聞縣圍繞“數字化、國際化、產業化、金融化”發展目標,堅持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用小菠蘿“種出”了鄉村大產業。產值從2018年的9.8億元升至2022年的25億元,帶動農戶近5萬戶、勞動就業約14.6萬人。
多措并舉提升菠蘿產業競爭力
一顆菠蘿如何實現價值最大化?徐聞的做法是打好融合發展“組合拳”,促進一二三產業充分融合,打造菠蘿產業多元化格局。創建以菠蘿為支柱產業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菠蘿“六新”(即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新營銷、新農人)種植示范基地,促進種植標準化、產業規模化、生產組織化發展。出臺《徐聞縣促進菠蘿加工業發展的十條措施》,大力發展菠蘿精深加工,不斷延長菠蘿加工產業鏈。實施菠蘿食品化工程,全國率先發布鮮切菠蘿團體標準,培育壯大生產加工鮮切小菠蘿新興產業。開發“菠蘿的海”大文旅,舉辦菠蘿文化系列活動,持續講好徐聞菠蘿故事,全力打造世界級田園美學度假地。
為了“叫響”菠蘿品牌,徐聞首創“12221”市場體系,通過搭建一個大數據、組建采購商和經紀人兩支隊伍、拓展產銷兩個市場、組織“請進來”“走出去”兩地活動、一攬子解決產業發展、品牌打造、農民增收等問題,引領鄉村振興和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充分利用RCEP菠蘿國際交易中心、中國徐聞農產品中東地區銷售平臺、跨境電商等平臺,建設跨境電商孵化器,搶建RCEP跨境電商第一縣,推動徐聞菠蘿以“中國農產品”身份,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啟傳承之旅、開創之旅。數字營銷也是“利器”之一,徐聞現已建立起“徐聞·中國菠蘿指數”,依托廣東省首創數字營銷“千人培訓”“千人直播”活動,努力培養一手拿鋤頭、一手用手機,既會種菠蘿、又會賣菠蘿的“雙棲新農民”,積極創建“中國直播第一縣”,讓鄉村振興插上“互聯網”翅膀,飛得更高、跑得更快。
徐聞當前積極探索技術創新“增長點”,聚焦菠蘿產業科技化。一方面,加強菠蘿產學研合作,加大栽培、加工、保鮮、物流及市場研發,進一步完善高質量、實用性強、可復制的標準體系。另一方面,加快標準技術示范與推廣應用力度,打造優質安全菠蘿生產示范窗口,在“六新”基地示范帶動新品種種植、新技術應用。此外,強化菠蘿品控提升,深入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程,舉辦“徐聞菠蘿品質十強村”擂臺賽,加強菠蘿溯源體系建設,積極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提高徐聞菠蘿的認可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品牌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