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川新農人林家如在生產基地采摘圣女果。記者 李忠 攝
近年來,吳川市關工委注重城鄉青年創業培訓工作,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拓展農業功能,挖掘鄉村價值,推動了吳川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生態產業發展。在城鄉青年創業培訓工作中,采用“三抓五結合”模式,促進青年創業培訓工作向產業化、規模化、社會化發展,為吳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積極貢獻。據了解,經過吳川市關工委的培訓和指導,吳川市創業青年聯誼會會員已發展至126人,建立城鄉創業青年示范基地58個,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366個,培養出企業家450多人,農村創業青年帶頭人500多人,成效顯著。
“三抓”見效快
十多年來,不少外出務工經商的年輕人和大學畢業生回吳川發展。吳川市關工委因勢利導,鼓勵青年大膽創業,踐行精彩人生。他們注重抓城鄉青年創業培訓工作,堅持抓隊伍、抓培訓、抓效果,培育出不少致富帶頭人。
2012年7月,吳川市關工委城鄉創業青年聯誼會成立,通過聯誼會引導城鄉青年創業創新。他們注重培養創業典型人物,建立致富帶頭人隊伍。再次,通過選送有志、有為的創業青年到省、湛江市關工委去參加創業帶頭人培訓。吳川市關工委每年也舉辦各種高級、中級和普通班、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不斷培育壯大各層級帶頭人隊伍。
吳川市關工委城鄉創業青年聯誼會副會長林家如就是其中一個典型。她在關工委鼓勵下回到故鄉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道路,成為“新農人”。她承包撂荒土地6200畝種植水稻和蔬菜,年產優質絲苗米、紅稻米、黑稻米等大米4500噸、蔬菜6800噸,成為一家集優質糧食作物種植、烘干、儲存、加工及銷售“五位一體”的農業科技企業。同時,她還帶動吳川市5個鎮村及遂溪縣城月鎮和廉江市營仔鎮、安鋪鎮等地1800多農戶加入種植群,投資1900多萬元建設現代化稻谷烘干和精米加工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12500噸,致力解決周邊地區稻米“加工貴”“賣糧難”“儲存難”等問題。該公司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種糧大戶,林家如本人也獲得全國鄉村好青年、廣東鄉村好青年、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廣東省勞模、湛江農村創業青年十大明星帶頭人、湛江最美農民等稱號,今年更是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五結合”成果豐
吳川市關工委的青年創業培訓注重高起點、高質量、高品位。十多年來,他們不斷創新培訓方式方法,釆取“理論培訓與實際觀摩相結合、聯誼會活動與‘雙帶頭人’培訓相結合、培訓與時代熱點主題相結合、培訓與攻堅克難助力破解創業難題相結合、培訓與各職能部門培訓掛鉤結合”等形式,大面積地覆蓋城鄉,在各領域都培養出大量青年創業人才和致富龍頭企業。
吳川市關工委指導青年創業不要一哄而上、盲目發展,根據各地不同的地域自然環境條件打造特色產業。例如,覃巴鎮屬低丘陵山區,適合種植象草發展養牛業,扶持廣東梧聚農牧有限公司發展吳川優質品種黃牛養殖業。利用塘?鎮明村山地建生豬養殖場,發展種豬繁育、生豬養殖,扶持燕來農牧有限公司,帶動農戶養殖生豬,年出欄達6萬頭。該生豬養殖場是廣東省重點生豬養殖場和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示范場、全國生豬生產監測點,被認定為湛江市、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獲得了“廣東省重點生豬養殖場”“廣東省種豬擴繁場”“國家農業部生豬標準化示范場”等稱號。
吳川市關工委還指導青年拓展傳統產業創品牌。吳川市樟鋪、淺水、長岐等地有孵化雞、鴨、鵝苗進行家禽養殖的傳統,吳川市關工委創業青年聯誼會會長、樟鋪鎮三浪村黨支部書記陳亞振、副會長李宏亮、城鄉創業青年“雙帶頭人”李光華等一批創業青年,在傳承老一輩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引進新科技機械化家禽孵化生產線,拓展家禽孵化養殖新天地,成為帶領當地村民致富的支柱產業,并立了“三浪雞苗”“三浪雞”“三浪初生蛋”等響當當的品牌,還讓“吳川月餅”“梧聚牛肉”“淺水白鴨”“李寶記田艾籺”“黃坡蝦漿”“覃巴木薯籺”“吳川烤魚”“吳川魚丸”“大天然即食海蜇”“狀元年糕”等品牌農副產品,受到廣大食客追捧。鴨、鵝養殖業派生了羽絨產業,其中包括“紫荊羽絨”“百如森羽絨”“鴻基羽絨”等十幾家羽絨廠,助力打造“中國羽絨之鄉”國字號品牌。
吳川市關工委指導青年創出新業態。指導長岐、塘?、王村港、覃巴等鎮開發山地種植化橘紅、牛大力等南藥,是綠色發展的典范。為助力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吳川市關工委指導創業青年先后創辦了嘉裕電商城、“萬博貿”“鴻寶城”“新港豐”“南方月”等大型電商城,帶動了吳川電商城、網店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