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廉江市中部,石嶺鎮是廉江市中部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廉江市市域副中心城鎮。該鎮現有規上企業26家,其中沙塘產業集聚區規上工業年產值超過20億元。今年2月,石嶺鎮新年首批第一批招商引資簽約項目共10個,合同投資總額4.07億元。
近年來,工業重鎮石嶺堅持制造業當家,全力以赴興產業、提動能。依托環境資源稟賦,石嶺鎮把招商引資作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推動工業園區擴容增效,深挖本地紅色文化,著力建設紅色旅游項目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探索產城人文一體化發展新模式。

廉江市石嶺鎮工業園區的廣東奧泊美電器有限公司裝配生產車線。記者 李波 攝
軟硬兼施優環境
“筑巢引鳳”招投資
“我們選擇把產業扎根在石嶺鎮,看中的是這里的區位優勢,還有交通便利。如今,不僅沙塘工業園區內部道路寬闊平整,到鎮圩的路網建設也十分完善。”在石嶺鎮沙塘工業園區創辦企業的陳經理說,這兩年石嶺鎮的交通路網不斷完善,為企業提供了不少便利。
近年來,石嶺鎮依托坐落在“一帶一軸”發展布局重要節點優勢,發揮中心鎮輻射力,穩步推進羅州大道西延伸線建設,全面升級沙塘工業園區到鎮圩的路網建設,打造著力構建以鎮圩為中心、工業聚集區為節點,輻射臨近城鎮的交通網絡布局。隨著交通“脈絡”的不斷完善,石嶺鎮的投資多了,環境改善了,市場更加活躍了,交通脈絡讓石嶺發展的血液活起來。
軟硬兼施,石嶺鎮既栽好先天“區位優勢”,織密交通網這棵梧桐樹,又發揮后天“政策優勢”,引來“金鳳凰”。該鎮由鎮領導班子帶頭主動對接好外地客商、返鄉鄉賢,全力做好投資咨詢、規劃發展等工作。在招商工作中對標先進、找準差距、強化措施。石嶺鎮還深入開展中介招商、鄉賢反哺等招商模式,持續“招大引強”,力促更多好項目簽約落地,為石嶺鎮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鑄強產業“筋骨”
推動高質量發展
走進石嶺鎮沙塘工業園區,鱗次櫛比的廠房外,大型貨車進進出出、十分忙碌。在廣東奧泊美電器有限公司廠房里,工作人員在操作臺上忙著對電水壺進行組裝、檢測、包裝分發。
“石嶺鎮內建有廉江市扶貧產業園、沙塘產業集聚區兩個產業功能區,共有規上企業26家,主導產業為家電、家具、建材等。”石嶺鎮委書記許道剛說,當前,石嶺鎮結合市“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積極推進高新區主園區與沙塘產業集聚地融合發展,結合系列優惠政策,利用好公共服務委員會和黨群服務中心兩大服務“前臺”,從行政審批改革面切入,落實上墻制度措施,全面推進“一站式服務”“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最多跑一次”“接訴即辦”等政務服務,進一步簡化和優化入園企業的“落地”流程、辦事標準,切實幫助企業克服發展困難,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為園區發展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服務。
下一步,石嶺鎮還將持續強化園區配套能力,大力實施“工業品牌提升工程”,通過出臺《石嶺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推進計劃》等文件,聚焦園區擴容增效,探索發展工業地產,推進土地集約利用,盤活全鎮范圍內閑置土地資源。
文旅融合賦能
交出“美麗”答卷
走進黃平民烈士紀念學校、龍灣區革命史陳列館、簕塘顯聰學舍革命舊址等紅色遺址,記者感受到不一樣的“火熱”。
近年來,石嶺鎮圍繞“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發展核心理念,深入實施“文旅融合提升工程”。聚力創建紅色旅游示范點,成功打造黃平民烈士紀念學校、龍灣區革命史陳列館、簕塘顯聰學舍革命舊址等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在依靠原有紅色資源的基礎上,還計劃建設黃平民烈士博物館、文中書院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充分發揮和挖掘紅色資源。
“紅綠相融”,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近年來,石嶺鎮引進廉江市德盛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廉江市源源紅種養有限公司等新型農業種養公司,通過盤活撂荒地,種植線椒、圣女果、貝貝小南瓜、草莓、沃柑等蔬果。以“科技農業科普”為宗旨,石嶺鎮正在建設龍灣智慧科普農業產業園,規劃建設農業培訓教育基地、農業科普基地、農業勞動實踐基地、園藝觀光區、婚紗拍攝基地、休閑觀光帶、綠道觀光帶及配套設施,打造鄉村田園綜合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