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聞港。 記者 張鋒鋒 攝
“紫荊二十二輪,我是徐聞港,請您進來靠3號泊位。”2月20日,在徐聞港調度中心,值班調度員正通過高頻向船舶發出靠泊指令。調度中心是港口運行的“中樞大腦”,對船舶調度作出判斷,統一調度安排。春運期間,調度員每天都要從這里發出上萬條指令。
作為廣東湛江對接海南的“橋頭堡”,徐聞港建有16個萬噸級普通客貨滾裝泊位和1個萬噸級危險品專用滾裝泊位,配套建設防波堤、210米寬的航道、危險品過海車輛檢測站、小車/客車過海檢測站、車輛待渡場(約200畝、1800車位)、惡劣天氣停車場(約180畝、1500車位)、綜合交通樞紐(7.7萬平方米)和綜合服務區等配套設施。
自建成以來,徐聞港港口樞紐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推動粵瓊兩省融入1小時生活圈,兩省交通、產業、平臺、市場、民生等方面對接更趨緊密。去年8月一條進島重要醫療及生活物資專用通道在徐聞港區生成,安檢、過磅、出票、上船,幫助相關物資送到彼岸需要的人手中。目前,海南有90%以上的生活物資、三分之一的客流都通過瓊州海峽運輸。
2022年,徐聞港累計進出港航班5.3萬個航次,車輛吞吐量達311萬輛次,旅客吞吐量886萬人次,進一步提高兩地互聯互通水平,促進廣東和海南產業交流合作聯動。
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和地理位置優勢,徐聞港打造一條與海口新海港區相對應、海上里程最短的過海航線,實現港區交通運輸“全互通 零換乘”,建成“國內領先 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客貨滾裝智慧港口。
提升效率
打造全能綜合服務新型港口
步入徐聞港大廳的旅客,仿佛進入機場航站樓,候船區到船舶之間均有廊橋連接。徐聞港首創智能登船廊橋模式,采用無紙化運作,還設計了“人車分離”“客貨分離”“進港和出港的車輛旅客分流”,實現公路、水路、鐵路無縫對接,并打造1個統一門戶、6個應用平臺、1個數據中心、8個生產服務子系統的智慧港口體系。
如今,徐聞港加快推進船舶停靠便捷化、旅客登船人性化、客運轉接無縫化、車輛過檢集成化、信息管理智能化,全方位構筑跨瓊州海峽的車、客、貨黃金通道,進一步提高客貨滾裝運輸效率與服務質量,為過往海峽的車輛、旅客提供安全、優質、環保、快捷的服務。
當前兩岸客滾輪渡運輸港航企業通過集中調度管理,優化班輪化運營機制,采取兩岸港口同時發班、車輛隨到隨配載等措施,提升港口泊位運轉效率及船舶準點率,進一步縮短乘船時間。
徐聞港首創海峽協同平臺,使用大數據技術為客滾船舶運輸提供數據連接,實現信息共享,通過大數據連接港航運輸各個節點,實現兩地四港和客滾船舶的互聯互通與協同調度。下一步,徐聞港將全力配合省有關部門和海南方面統籌做好客、滾、貨和鐵路過海的聯合調度指揮,進一步提效率優服務保暢通。
為進一步提升瓊州海峽客滾運輸服務質量,徐聞港將完善港口配套服務設施,通過在港區建設加油站、綜合服務區、司機之家、車輛服務中心等綜合服務體,并對全港區安全生產、社會服務、應急救援等設備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提升港口整體服務水平,確保船舶安全、設施安全、航運安全,推動瓊州海峽人流物流便捷流通,塑造徐聞港服務品牌,打造全能綜合服務客滾運輸碼頭。
整合資源
加快推動港口高質量發展
從空中俯瞰,在碧海藍天之間,徐聞港綜合交通樞紐大樓猶如鯤鵬展翅,8條突堤碼頭列隊延伸入海,1條防波堤如巨龍盤旋,將一灣碧波擁于懷內。徐聞港建成使用后,使瓊州海峽一南一北的兩大港口樞紐在運輸效能上聯通和匹配起來,讓這條黃金水道的運輸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為海南經濟騰飛發揮重要作用。
為加快推進港口高質量發展,徐聞港錨定目標,堅決做好港口資源整合“后半篇文章”,有力支撐海南自貿港建設,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作為智慧綜合交通樞紐,徐聞港將對港區岸電、分布式光伏、綜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進行搭建,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創新的現代化能源港口體系,實現零碳港區發展。
為深度對接海南自貿港,粵瓊聯手推動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建設,其規劃總面積140平方公里,以徐聞港為核心,向東西兩翼延伸,核心區布局為臨港產業園,規劃現代物流產業園、高端制造產業園、港口服務與商貿區、文化旅游生態創新示范區4個組團,積極承接海南自貿港外溢效應,以強化產業聯動,打造產業對接合作平臺,共建瓊州海峽經濟帶。
徐聞港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徐聞港將打造濱海公寓酒店區及濱海觀景帶,利用臨港環境建設全新的港口交通樞紐旅居新地標;打造臨港特產展銷中心商業街,建設“免稅零售商業中心”,促使臨港經濟區購物樣式及途徑多樣化;打造臨港物流運輸碼頭,提升兩岸物流運輸效率及成本支出,爭創為民生、利民生、助民生的物流運輸載體,助力湛江對接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高標準的“南門戶”城市,奮力當好與海南相向而行的排頭兵。
從“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出發,向著蔚藍色的大海進發,徐聞港將繼續奔跑在“新一代客滾運輸港口”的奮斗路上,為過海的車輛、旅客提供安全、優質、環保、快捷的服務,確保進出海南自貿港的民生大通道安全暢通,推動瓊州海峽兩岸區域經濟社會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