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坡頭區創新推進“小場景”建設,昔日衛生死角變身公園。(左下角小圖為同一地點改造開工時的場面)
“亮燈行動+社會治理”模式被《人民日報》等媒體刊登推廣;
“三先三進”經驗做法在中央政法委《長安》雜志刊登推廣;
“大綜合+專業化”執法,助全區一盤棋推進“春風利劍”等各專項行動……
2022年,坡頭區采取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創新了一些工作舉措,進一步鞏固了“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工作成效,實現2018年至今命案零發生,2022年全區無雙搶案件發生,在統籌推進平安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維穩安保等各項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新年新征程。坡頭區將堅持對標對表,強化擔當實干,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見效,促進坡頭政法工作再上新臺階,探索創新更多的坡頭模式和坡頭品牌,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坡頭、法治坡頭,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數字看成果
??開展春風利劍“5+1”專項行動。
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335人,勸阻電詐預警3800多條。清理違規充電電動自行車638輛,新增智能充電樁912個、公共充電車棚39個,有效消除消防安全隱患。開展校車安全檢測42輛次,完善辦理校車標牌20輛。查處礦山資源案件3宗,整治違法用地352.67畝。排查涉漁船舶1840艘,集中拆解涉漁“三無”船舶156艘。和諧收回撂荒地3.1萬畝,復耕復種2.27萬畝。
??強化治安防范,織密社會治理網絡。
夯實“雪亮工程”基礎,投入1200多萬在全區文化樓廣場、村出入口等重點點位新建4065個三類視頻監控點。全面推進“人防工程”,推進“一村兩輔警”建設,組建各類群防群治隊伍140支共5000多人。抓實“心防工程”,全力推進鎮、村兩級“粵心安”社會心理服務室建設,截止2022年底,我區建成社會心理服務室77個。
??規范綜治中心,拓寬社會治理載體。
率先在全市完成鎮級綜治中心升級改造建設,打造“中心+網格化+信息化”社會治理坡頭模式。目前,全區共建81個鎮、村級綜治中心和200個自然村綜治服務平臺,為村民提供優質便民服務16萬多人次。2022年以來,全區網格員共開展網格巡查24107次,上報矛盾糾紛、安全穩患等類型網格事件24109宗,化解事件24102宗,化解率99.97%。
??強化執法監督,培養法治隊伍。
全面推廣應用廣東省行政執法信息平臺和行政執法監督網絡平臺(湛江市級平臺)。截至2022年底,全區29個執法主體累計應用公示平臺錄入執法總量727宗,其中行政檢查181宗,行政處罰270宗,行政許可261宗,行政強制10宗,行政征收5宗。坡頭區率先完成法學會制度改革,成功組建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庫,成立30人的“八五”普法講師團。2022年全區共為基層、各有關單位提供法律服務約800多場次。
創新更多“坡頭模式” 治理現代化落腳在基層
社會治理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基層。
坡頭區推動黨建與平安建設“同頻共振”,在基層建設“組工驛站”,加大平安建設等傾斜支持力度,將2500萬元平安建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打造“平安全覆蓋、責任無空白”的平安建設社會治理體系。
平安是發展之基。2022年,坡頭區全力推進全市“社會治理樣板區”建設,持續擦亮“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招牌,奮力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現代化。
一項項“競標爭先”見證著“坡頭模式”在踐行——率先在全市推進“十無”平安村(社區)創建,開展村(社區)民主法治建設;率先在全市完成鎮街綜治中心新一輪規范化建設,將綜治服務載體推廣至自然村,每年落實網格員考核獎勵金118萬元,打造微網格治理坡頭模式。推動公共法律智能服務向鄉村延伸,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通過“網上辦”“指尖辦”。
一項項創新舉措詮釋著“坡頭模式”的智慧:
——創新推進“小場景”建設,治理現代化落腳在基層。坡頭區各鎮街、各部門從矛盾最集中的地方找準切入口,以小場景推動大治理。比如,區委政法委、區政數局創新推進智慧城市平安坡頭專題“民生訴求平臺”建設;區法院率先推進網上巡回法庭,打造“一站式服務+遠程調解+網上開庭”線上訴訟網絡,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穩居全市第一;區檢察院14項重點刑事檢察指標進入全市第一方陣,一案件入選最高檢首批“千案展示”案件;區公安局建立“即案即偵、快偵快破、即破即追””辦案模式,一案例被公安部作為典型案例通報表彰;區司法局推動司法所長擔任鄉鎮首席法律顧問,工作做法在《法治日報》推廣,推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乾塘鎮沙城村被評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
——創新踐行“楓橋經驗”,矛盾化解在基層。推行矛盾化解區、鎮、村“三級聯動”工作模式,建立“345”多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搭建村民議事室、說事廳等平臺,細化領導包案制度,化解歷史積案60宗和市交辦案件8宗,聯動處置并成功化解31起新增社會風險隱患。2022年,區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開展矛盾糾紛排查327次,接受調解申請136宗,調解成功率100%。
——創新基層智慧監督,監督治理延伸到基層。依托大數據平臺,構建“互聯網+公開+監督”新模式,打造基層智慧監督云平臺,持續用好三資監管平臺,盯住老百姓最關心的“土地賬本”“集體賬本”;開展基層“微腐敗”大清掃,完善區鎮村三級聯動“微權力”監督體系,讓基層微腐敗問題無處遁形。
“亮燈行動+社會治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亮燈行動”中的坡頭區乾塘鎮黨群服務中心夜間接訪燈火通明。
“真沒想到大晚上,干部還上門走訪。”回想起此前干部上門走訪的情形,乾塘鎮中那洪村村民老陳仍忍不住感慨。
021年11月以來,坡頭區各鎮(街)班子成員積極響應區委號召,每周兩晚常駐所在鎮(街),讓機關大院的燈亮起來。同時,坡頭區鼓勵干部夜訪到家門,讓群眾難題有人解、訴求有人應。
上述文字刊載于2022年4月6日人民日報《察民情、辦實事、解難題——廣東湛江坡頭區組織干部到群眾家夜訪》一文。一時間,坡頭區“干部燈亮、百姓心安”這一口號深入人心,而“亮燈行動”更是聲名在外,引來各地學習借鑒。
“亮燈行動”旨在強化社會治理,鞏固基層大治理、大平安。坡頭區堅持社會治理重心下移,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牽引,以“亮燈行動”、小場景建設、平安村建設等為載體,全力打造“社會治理樣板區”。
2022年,坡頭區創新推進“亮燈行動”,建立區領導干部定期下基層接訪、約訪、入戶訪和包聯化解制度,構建群眾家門口的“基層治理服務圈”,有效化解信訪案件78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0800件,構建“干部燈亮、百姓心安”基層治理格局。
“大綜合+專業化”助平安坡頭邁上新臺階

強化校車風險管控及排查整治。

坡頭區交警扎實開展“逢五統一行動”。

打擊非法開采行為。
“推進‘大綜合+專業化’工作以來,坡頭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辦事效率大大提升,龍頭工業園已成功引進18個企業并建成投產。”坡頭區科技產業園主任陳詣壇說。
在龍頭鎮,當地干部將“大綜合+專業化”行動和“亮燈行動”有機結合,在征遷前晚上進村入戶,到群眾家中拉家常、講政策,贏得群眾廣泛支持。
干部和群眾和和氣氣坐在一起談,曾經“老大難”的問題,如今都不是問題。
“兩違”查處、征地拆遷、文明城市創建、食品藥品監管……如今,坡頭區穩步推動“綜合執法引領、專業執法聯動”的行政執法,多部門協同聯動、區鎮上下聯動,讓過去的職責不清、推諉扯皮、重復執法等問題迎刃而解。
去年10月,坡頭區召開深化推進行政綜合執法“大綜合+專業化”工作動員大會。會議指出,“大綜合+專業化”是最大限度整合力量,解決人力不足、事多人少等問題的有效舉措,有助于減少企業重復迎檢負擔,優化營商環境。
隨即,《坡頭區深化推進行政綜合執法“大綜合+專業化”工作實施方案》出臺,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整合執法力量,探索實行跨領域、跨部門聯合執法,建設專業化規范化執法隊伍,建立鎮(街)“一支隊伍管執法”格局,提升坡頭區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作為坡頭區委、區政府著眼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推進行政綜合執法“大綜合+專業化”工作寄托著全區40多萬人民的美好愿望。這一創新舉措為坡頭區找準城市社會治理的疑難雜癥開出了良方,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的工作實效,助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