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幸福水,滴滴潤民心。12月18日10時,在安全平穩試運行1個月后,湛江市引調水工程舉行儀式正式全線通水,后續將按需要滿負荷向城區供水,惠澤市區及沿線120萬百姓生活。湛江市委常委、副市長張仁建出席儀式并宣布工程通水,粵海水務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龍厚軍主持儀式。
該工程全線通水,是全市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將徹底結束湛江城區長期依賴地下水供水的被動局面,實現湛江市區全地表水供水,主城區以及沿途城鎮居民從此可以喝上清澈甘甜的鶴地之水,有力提升居民用水安全,保護地下水生態環境,推動湛江供水事業再上新臺階。
該工程總投資33.57億元,計劃工期36個月,輸水管線長62公里,以鶴地水庫作為湛江市區供水水源,建設輸水管道及加壓泵站等工程設施,將鶴地水庫水源引至赤坎、麻章和霞山3座水廠,兼顧沿途為廉江、遂溪分水。
雷州半島歷來是干旱缺水地區,供水矛盾突出。60多年前,30多萬勞動大軍眾志成城,手挖肩挑斬斷九洲江,建造了鶴地水庫、雷州青年運河,改水治旱,福澤一方。進入新時期,湛江市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水資源短缺和水安全的問題突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精密部署,將湛江市引調水工程納入全市發展建設宏偉藍圖,列為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積極向上級爭取政策和資金,高位推動項目建設。
湛江市引調水工程項目是省、市重點項目,湛江市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項目,旨在解決解決湛江市區原水不足、地下水超采等突出問題,避免長期取用地下水的安全隱患,讓市民喝上安全、穩定、優質的地表水。
工程開工以來,市委、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積極協助工程建設。粵海集團及粵海水務領導緊盯進度、前線督戰,確保工程按計劃推進建設,力爭早日為湛江百姓引來好水。
工程建設中,輸水線路不僅要穿越青年運河2處主河道,還要跨鐵路、過高速、翻山越溪,妥善處理高壓電塔、石油管線等沿線設施,涉及大口徑長距離頂管、沉管施工、水下爆破等高難度作業,施工技術和協調難度都很大。
工程建設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來自武漢的建設團隊無法按計劃及時進場,輸水管道因限電原因供應緊張,在工程攻堅階段更遭遇了“0506”“0804”兩度疫情沖擊。為了保障這一重點民生工程順利建成投用,湛江市及相關部門及時為征地工作提供支持督導,粵海集團協調解決管線限電停產問題,落實人員投入和資源保障,管理人員下沉一線,團結組織施工單位成立“攻堅小組”和“先鋒隊”,以安全質量為前提,全力搶抓建設進度,連續奮戰700日夜,最終提前7個月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再一次展示了“粵海速度”。
下一步,粵海水務將始終踐行“生命水 、政治水、經濟水”的企業價值觀,全力做好工程收尾轉運營工作;在城鄉供水一體化等方面為強化湛江市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保障百姓供水安全而持續發力,助推湛江市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