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隨著2022廉江家電博覽會暨紅橙文化節大幕開啟,2022年廉江市第四季度12個重點項目也同期集中動工。這些項目涵蓋工業、基礎設施、教育、文旅、生態等領域,總投資逾34億元,年計劃投資9.76億元。(據12月11日《湛江日報》)
廉江市又一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建設,提振的是發展信心,增強的是經濟動能。
這幾年,我市項目建設帶來的發展紅利“看得見、摸得著”。無論是“穩增長、促轉型”,還是“育新機、強支撐”,只有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并取得突破性成效,才能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項目就是生產力、競爭力,乘勢而上,敢為善為,以重大項目建設的“進”,支撐經濟發展的“穩”,需要拿出更大力度、拼出更快速度。
聚力項目建設提速增效,關鍵要把工作精力和各方力量聚合起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挖掘一切資源潛力,夯實專班專員機制,緊緊圍繞項目開工、建設、竣工、投產等全生命周期,錨定任務清單,盯牢關鍵環節,激發比學趕超的雄心壯志,保持壓茬推進的工作勁頭,加快形成更多實物投資量。
眾所周知,項目建設涉及方方面面,一個環節沒有協調好、銜接好、保障好,就會導致整體受阻,甚至“胎死腹中”。圍繞規劃設計、要素保障、行政審批等,要拿出問題清單,靠前服務,掛圖作戰。解決這些問題,關鍵要在“實”字上下功夫,實打實地謀劃、實打實地推動,確保項目“建得好、落得下、發展快”,取得實打實的成效。
讓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既要解決共性問題,也要破解個性難題,諸如人才引進、市場化融資等。歸根結底,政府職能部門要秉持“只為成功想辦法”的理念,開動腦筋,創新思路,從體制機制上破題,從簡政放權上松綁,抓出新氣象、干出新局面。
我市項目建設之所以勢頭猛進,緣于優化營商環境。只要是有利于項目建設的,有利于企業發展的,都要敢于闖、敢于破、敢于立。要圍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大力度推進“放管服”改革,更實舉措優化政務服務,全力打造項目集聚的“強磁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