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順站今年初埋深10.88米,今天實測埋深9.80米,水位回升1.08米。”12月1日,廣東省水文局湛江水文分局開展“媒體記者看水文”活動,在國家級地下水監測站——赤坎調順站測量現場,發現水位回升明顯。
目前,湛江水文分局共管理地下水監測站32個,其中國家站25個,地方站7個,通過遙測水位計觀測記錄地下水位和水溫,每天監測數據“六采一發”。“今年汛期降雨豐沛,再疊加生態補水回補地下帶來的效益,全市地下水位普遍處于穩步上升態勢。”湛江水文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湛江作為省內全部地下水超采區集中地,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護一直是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之一。近年來,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安全保障和水資源管理工作,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把水資源承載力作為剛性約束,把水生態保護作為控制紅線,通過強法治、嚴管理、重節水、保供水四大舉措,推進地下水超采區的綜合治理。同時,湛江水文部門聯合水務等部門,廣泛開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活動,利用深入基層、走進社區的方式,不斷提高市民群眾保護地下水的意識。
根據2021年廣東省水資源公報,2021年赤坎超采區平均地下水水位埋深回升了3.26米,霞山超采區回升了0.7米,硇洲島超采區回升了1.6米。作為超采區代表站之一的調順站,2022年年初埋深10.88米,12月1日技術人員實測埋深9.80米,回升了1.08米;南國花園站2022年年初埋深24.94米,12月1日技術人員實測埋深22.65米,回升了2.29米;今年以來,我市地下水水位埋深普遍回升。
據悉,湛江市引調水工程將于今年年底建成通水,建成后將滿足市區現狀及未來用水需求,力爭2023年完成赤坎區和霞山區地下水常規用水的全部退出,更進一步完成地下水超采區治理工作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