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葬送了我的青春,父母為我擔驚受怕罹患重病,家里一貧如洗……黨和政府幫助了我,以后我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今年41歲的林某德(化名)在父親病榻前長跪不起,說出了這番最痛心的悔悟。沉淪毒海的他,在徐聞縣公安局和廣東省三水強制隔離戒毒所的幫扶下,趕在其父親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回家盡孝,欲彌補身為人子的遺憾,從此改過。

徐聞縣禁毒辦民警輔警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到林某德家中走訪慰問。
沉淪毒海:
10余年3次戒毒失敗
今年9月12日,徐聞縣南山鎮三塘村村干部與該鎮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服務中心負責人,帶著三塘村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林某德父親的病歷來到徐聞縣禁毒辦。原來是有事請求。
2009年,在外跑貨運的林某德結識了一幫外省的貨運司機,他們以推薦“特產”的名義誘騙林某德吸食了第一口毒品——“加料煙”,從此讓林某德淪陷,吸食成癮,雖然10余年來,他先后3次被強制隔離戒毒,但均以失敗告終。
2020年11月,林某德因再次吸食冰毒被徐聞縣公安局查處,并被強制隔離戒毒兩年。2021年5月,其被轉至廣東省三水強制隔離戒毒所進行教育戒治。
今年8月,林某德的父親被確診肝癌晚期,情況十分危急。“林某德的弟妹在外地打工,家里二老孤苦伶仃,不僅沒有得到好的照顧,更是整日以淚洗面。林某德強制隔離戒毒即將到期,期間表現較好。為此,三塘村村干部向徐聞縣禁毒辦民警請求,希望在林某德父親彌留之際,申請讓其提前出所回家盡孝。
多方攜手:
圓夢回家路
徐聞縣禁毒辦獲悉情況后,馬上開會研究具體幫扶方案。9月13日,縣禁毒辦負責人帶著慰問品到林某德家,實地走訪慰問其父母,并核實相關情況。
一同參與實地走訪的縣禁毒辦輔警小芬回憶道:“當時,林某德的父親在病榻上非常虛弱,話都說不出來。他的母親則泣不成聲,懇求我們幫忙讓兒子提前出所送父親最后一程,了老人一個最后的心愿。”
第一次上門后,縣禁毒辦與廣東省三水強制隔離戒毒所溝通,詳細了解相關申請審批流程及所需提供的資料清單等內容。9月23日,徐聞縣禁毒辦聯合五里派出所,以及南三鎮、三塘村有關負責人,第二次上門開展慰問幫扶。各相關單位根據核實情況,開具了相關材料,徐聞縣公安局隨即把相關材料寄給廣東省三水強制隔離戒毒所。
三水強制隔離戒毒所對此高度重視,組織專人對林某德進行綜合診斷評估,確定他在行為表現、生理脫毒、身心康復等方面考核合格,社會環境與適應能力良好,遂作出“提前解除剩余強制隔離戒毒期限”的意見書并報審核批準。
9月29日,林某德提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回到徐聞縣,徐聞縣禁毒辦民警隨即駕車將其送回父母身邊。
“平安關愛”:
“癮君子”獲新生
踏進久違的家門,林某德痛哭流涕地跪在父親病榻旁。“回家就好,回家就好……”躺在床上的林某德的父親見到兒子回來,喜極而泣。
林某德回歸后,徐聞縣禁毒辦和南山鎮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服務中心積極做好其所內戒毒與社區康復的有效銜接,實現強制隔離戒毒出所人員出所、管控、幫教、安置等各個環節的無縫對接,切實打通戒毒“最后一公里”。林某德第一時間到南山鎮社區戒毒社區康復服務中心報到建檔,并承諾會嚴格遵守禁毒法律、法規,定期接受檢測,自覺接受社區的有效監督和管理。
徐聞縣禁毒辦民警和服務中心社工在林某德回歸后的一個月內,先后兩次上門看望慰問老人,與林某德談心談話。林某德告訴大家,自己已經在村附近找到一份工作,盡管收入不高,但是離家近,眼下最重要的是照顧好父母。兩位老人坐在大兒子身邊,仿佛有了主心骨,臉上也有了笑容。林某德的父親住院復查,全靠林某德一個人忙前忙后,辦理入院手續,帶父親排隊檢查,并全程陪護。父親出院不久,他又陪護母親到醫院做了膽囊手術。民警和社工看到他勇于挑起家中的重擔,都非常欣慰。
回顧過去10多年的荒唐人生,林某德覺得最對不起自己的父母,他說:“我覺得父親得這個病和他長期心情郁結有關,幸運的是黨委政府給了我機會,讓我來得及陪伴父親走完最后一程。我一定謹記教導,不再沾染毒品,重新做人!”
據了解,2020年10月,徐聞縣禁毒辦與廣東省三水強制隔離戒毒所就“所地共建,聯合幫教”“示范創建”達成合作共識,隨后在徐聞縣禁毒辦掛牌成立了廣東省三水強制隔離戒毒所駐徐聞縣社區戒毒(康復)工作指導站。2年多來,徐聞縣公安局和廣東省三水強制隔離戒毒所密切合作聯合幫教,成功幫扶了一批又一批戒毒康復人員回歸社會。
此次“圓夢回家路”充分體現了徐聞縣公安局和廣東省三水強制隔離戒毒所等部門真情推動“平安關愛”關懷救助的暖暖情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