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湛江市第八小學組織師生走進北部灣現代農業研學基地、金路糖廠,開展2022年自然勞動課程之甘蔗非遺研學行活動。在當天的研學中,師生們下蔗田、砍甘蔗、榨蔗汁、品甘蔗,通過親身體驗、仔細記錄,學生們在該活動中體會到勞動的重要性,讓學生們懂得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10月24日《湛江日報》)
大力開展勞動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增強對勞動創造幸福的理性認知和實踐自覺。另一方面,要創造機會和條件、創新內容和形式,通過豐富多樣的勞動實踐,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牢固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大力弘揚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
不可否認,過去一個時期,勞動教育并沒有受到應有重視,一些青少年中存在不愛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甚至有的羨慕“不勞而獲”的生活。然而,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引導他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練就過硬本領,同時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高尚品格、培育勞動情懷,是對這個群體進行勞動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
毋庸置疑,識五谷、知節氣、勤四肢、惜成果,勞動蘊含的很多學問是課本中沒有的,勞動既有益于提升學習能力,也有益于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勞動教育并非單純讓孩子干體力活,而是引導孩子通過親身實踐,經歷汗流浹背,感受勞動艱辛,懂得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通過勞動教育,使學生能夠理解和形成正確的勞動觀,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認識勞動不分貴賤,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培養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廣大青少年正處在成長的黃金期,上好勞動教育這門課,也是為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勞動教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從學生成長成才角度看,勞動教育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總之,各地教育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育人理念,樹立勞動觀念,強化勞動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更多青少年深入參與到勞動實踐中,真正懂得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真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