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湛江
●湛江新增債券資金從2009年的2.92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67億元,發行金額持續創新高。
●2020年至2022年,我市共發行新增債券456億元。其中,投向重大項目及民生領域的新增債券資金達451億元,超98%。
●2020年至2022年,我市投入建設新增債券項目達到524個。
國慶期間,湛江各重大項目施工現場“熱氣騰騰”:湛江大型產業集聚區東海島片區,寶鋼湛江鋼鐵氫基豎爐系統項目正在土建施工,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啟動全面建設;雷州奮勇片區,新能源動力電池園區四通八達的路網逐漸現出雛形;湛江機場高速公路項目加快建設,助力湛江新空港經濟騰飛;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主跨即將在空中“握手”;湛江第一中學新校區、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海東院區等群眾翹首以盼的重大民生項目加速推進……

債券資金支持大園區迅猛發展。記者 郎樹臣 攝
當前,湛江正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一批又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民生“補短板”項目相繼推進、投入使用,為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增強了后勁。這背后,離不開地方政府新增債券這個財政“杠桿”的強力撬動。
廣東省委、省政府對湛江的發展高度重視、寄予厚望,賦予湛江新定位、新使命,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務實、精準的支持。自2009年發行地方政府新增債券以來,廣東省下達我市的新增債券額度呈逐年大幅度增長趨勢,從2009年的2.92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67億元。近三年,新增債券額度分別為128億元、161億元、167億元,發行金額持續創新高。在新增債券的投資拉動下,一大批事關湛江發展大局、事關百姓民生福祉的國家、省重大項目加快落地見效,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強。

航拍東海島石化產業園區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記者 郎樹臣 攝
聚焦統籌謀劃 用好新增債券干大事
沒有資金支持,大建設、大發展無從談起。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新增債券對擴投資、穩增長、補短板、惠民生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我市歷來高度重視組織部署做好地方政府新增債券工作。在湛江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市財政局緊盯政策導向“抓機遇”,找準政策點位“巧發力”,科學謀劃,主動作為,在債務風險可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爭取新增債券資金額度。
儲備項目數量多且質量優,是省新增債券額度傾斜的“硬核”條件。市財政局、市發改局與各縣(市、區)、市直相關部門積極協調配合,統籌謀劃新增債券項目,積極對接上級部門明確新增債券發行工作流程,及時跟蹤掌握政策動態和投資導向,緊跟省級發行節奏,落實債券擬發行的規模、品種、方式、期限結構等情況,按照“儲備一批、發行一批、建設一批、接續一批”的良性循環工作機制,綜合梳理分析,重點選擇前期準備工作充分、能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的項目。
在抓好統籌謀劃工作的有力支撐下,近三年全市一大批項目獲得上級批準,爭取新增債券456億元,涵蓋了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農林水利、教育、衛生健康、文化旅游、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領域,為我市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今年以來,我市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精心統籌、緊密調度,加快專項債券資金使用進度。截至6月,全市2022年新增債券項目前2批163億元已全部發行完畢,第3批預計10月中旬發行。新增債券撥付與使用進度均居各類政府投資前列,為支持湛江市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穩定投資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湛江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 記者 郎樹臣 攝
聚焦中心工作 重大項目提速增效
剛剛過去的9月,湛江大工業“主戰場”東海島喜報頻傳——9月6日,總投資約100億歐元的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啟動全面建設,首套裝置正式投產;15日,湛江市政府與巴斯夫公司合作舉辦招商推介會,簽約總投資額約70億元,預計產值超110億元。
從項目簽約到首套裝置投產,從一片空地到建筑群拔地而起,巴斯夫這一項目僅用了四年兩個月的時間,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湛江速度”。
巴斯夫項目用地原是灘涂、魚塘,必須進行軟基處理才能交付使用。湛江向東海島產業用地軟基處理工程投入債券資金超過20億元,約占該項目總投資54.4%,有力保障了高質量、高效率交付用地,為巴斯夫項目順利落地提供先行條件,同時也為湛江延伸發展產業鏈中下游,打造世界級鋼鐵、石化產業基地提供有力支撐。
我市瞄準“全省最大工業園區”的目標,加快建設620平方公里的湛江大型產業集聚區。2020年以來新增債券安排園區建設資金84.7億元。預計至“十四五”末,可實現工業總產值超360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約1100億元。
走馬湛江大地,持續多年由新增債券支持建設的重大項目紛紛傳來“好聲音”。
作為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的配套項目,湛江引調水工程已進入通水最后攻堅階段,有望于近日建成供水。鶴地泵站設備正在緊張調試,沿線輸水管道施工和打壓試驗有序開展。
該項目輸水線路總長約62公里,總投資30.4億元,從立項至今獲得新增債券5億元作為項目資本金,占項目總投資約16%,有效拉動市場化投資19.5億元,占項目總投資64%。
“這是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工程和民生工程。屆時,鶴地水庫優質水資源將通過地下輸水管道送達市區千家萬戶,對保障湛江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廣東粵海粵西供水有限公司湛江管理部總經理郭清華說。

湛江機場高速一期工程先行段。 記者 郎樹臣 張鋒鋒 攝
9月21日,湛江機場高速一期工程先行段正式開通,實現了湛江吳川機場與云湛高速、汕湛高速吳川支線的連通。
市民鐘先生得知新高速通車,便決定選擇新路線前往湛江機場。“高速公路通車后去機場非常方便,節省了10多分鐘,而且行車體驗也非常好。”
湛江機場高速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全線長約25公里,雙向6車道,分為一、二期工程實施。從立項至今,兩期項目分別獲得新增債券約2.8億元、1.5億元。截至2022年8月已全部使用完畢。
項目負責人吳俊強介紹,目前湛江機場高速一期、二期工程正在同步加快建設。全線通車后,將連通機場環路、汕湛高速、調順跨海大橋、吳川支線等多個路段,促成粵西地區多條高速公路與粵西新空港連通,形成互聯互通的完善路網,進一步加速粵西地區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從上空俯瞰湛江市區,湛江大道如一條長龍臥于西側,將霞山、赤坎、麻章、遂溪等線路串聯起來。10月5日,隨著最后一車瀝青混凝土攤鋪、碾壓完成,湛江大道全線主線瀝青路面全幅貫通,標志著項目建設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啟動建設四年來,該項目遠期工程獲得新增債券1.55億元,占項目遠期工程總投資額59%。湛江大道建成后,將成為市區第四條南北標志性主干道,全程約22公里無一紅綠燈,能有效分流湛江市南北通道的交通壓力,對于保障市區交通暢通意義重大。
“路通財通,我們村民都盼望著湛江大道早日通車。”霞山區寶滿村經營物流公司的梁先生說。

霞山老舊小區“改”出新顏值“造”出新生活。記者 郎樹臣 攝
聚焦補齊短板 努力答好民生考卷
翻開湛江市2022年新增債券項目表,其中包括一大批民生工程,涵蓋教育、醫療、老舊小區改造等領域。如今,這批民生工程大多進展喜人。
“小區變化太大了!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居住環境,都大大提升了。”“樓梯及過道欄桿都經過改造,樓梯間也有了樓道燈,生活更有安全感。”“小區新增了停車棚,大大改善生活環境……”經過近一年的改造,霞山區海昌小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讓轄區居民贊不絕口。
2021年,霞山區全面啟動老舊小區小巷片區化改造工程,對全區870個小區、398條背街小巷進行改造。眾多老舊小區成功蝶變,改出了新氣象與新活力,改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該項目投資金額9.98億元,從立項至今共獲得新增債券3.56億元。目前,一、二期均已竣工驗收;三期72個小區和32條小巷正在改造中,目前施工進度約78.2%;四期13個小區、18條小巷于8月17日動工,目前完成35.4%;五、六期正在謀劃。
坡頭區海川快線與海東快線交界處,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海東院區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精裝修,計劃明年投入使用,屆時可新增床位950個;院區東南側,設置380張隔離病床的新增傳染樓項目正在進行基礎工程施工,預計明年6月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兩個項目共獲得新增債券2.46億元,占總投資額的20%。
距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海東院區一公里,另一個備受市民關注的項目——湛江第一中學新校區,也在加快建設。目前,項目主體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幾棟主樓顯露框架,工地上大型機械車輛來來往往,各項施工有條不紊推進,預計于2024年6月完工,屆時可提供4500個優質學位。截至目前,該項目獲新增債券1.75億元,占總投資8.16億元的21%。住在附近的符女士說,隨著醫院、學校等民生工程建成,附近的配套設施越來越完善,生活會更加便利。
為政之道,民生為本。讓孩子上好學,讓家人看上病,讓出行更便捷,讓城鄉更宜居,這是廣大湛江市民對這座城市的共同期盼。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聚焦群眾煩心事揪心事,在醫教養住行等方面扎實推進一批項目,努力答好民生考卷。
2020年以來,我市投向民生領域的新增債券資金達346.79億元,占發行新增債券資金的76%。
醫療衛生健康建設方面,2020年以來新增債券安排資金59.82億元,重點支持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海東院區及傳染樓、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新增傳染病負壓病房、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市公共衛生醫院、市第一中醫醫院搬遷改造、市第二中醫醫院改造以及各縣級醫院升級改造等項目建設,完善湛江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為我市定點集中收治醫院病房建設、應急防控設備采購等防控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財政保障。
教育建設方面,2020年以來新增債券安排資金27.83億元,支持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省級教育強縣、強鎮(街)覆蓋率達100%,10個縣(市、區)成功創建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市、區)”;通過新建、改擴建學校項目增加中小學、幼兒園學位,新增市區公辦義務教育學位3.17萬個,有效緩解了城區學位緊張問題。
民生基礎建設方面,2020年以來新增債券安排資金28.65億元,為湛江機場高速、湛江大道、普通國省道、“四好農村路”等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障。此外,一批政策性保障住房、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集中供水、污水處理、水利工程項目在新增債券資金參與下得以順利推進,城鄉面貌持續改善。
新增債券彌補了我市財力薄弱短板,把資金花到緊要處,加快大園區、大交通、大教育、大醫療、大文旅等重大項目和民生領域建設步伐。展望未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市財政局將從債券資金項目謀劃、撥付使用和監督管理三個方面規范債券資金使用管理,統籌債券資金辦大事,助推湛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