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圓柱型透明玻璃容器里,細微的綠色顆粒在浮動、翻滾。這可不是水族館的玻璃缸養殖,而是在為對蝦種苗培育“奶粉”——海鏈藻。憑借著高超的對蝦育苗技術,位于遂溪縣樂民鎮調神村的遂溪新海茂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破解了對蝦“缺種”困局,助力湛江對蝦蝦苗游向世界。
坐擁15公里綿長海岸線和豐富海洋資源,樂民鎮是我市遠近聞名的水產養殖重鎮。近年來,樂民鎮依托優質的海洋資源及對蝦種苗培養優勢,積極發展海水養殖,全力助推“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

引入源頭活水 育出百億尾蝦苗
“蝦如果養不好,養殖戶會把大部分責任歸結于苗種,因而我們要對每一尾對蝦種苗負責。”遂溪新海茂有關負責人冼凌飛告訴記者,
依托中山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中科院黃海所、中科院南海所等單位技術力量,遂溪新海茂在對蝦育種上不斷突破,成為了業內有名的“蝦苗大王”。當前,遂溪新海茂以生產南美白對蝦P5蝦苗為主,年產蝦苗約150億尾,產值約1.47億元。
今年7月,在農業農村部公布的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水產新品種中,“海興農3號”“海茂1號”兩個南美白對蝦新品種入列;最新的國家水產種業陣型企業名單里,海茂種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及廣東恒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南美白對蝦“破難題”陣型。
為幫助國內養殖戶解決土塘養殖難題,從今年6月份開始,海茂推出了抗性更好的“普利茂”蝦苗,更適應當前惡劣的大環境和天氣,并且在弧菌抗病力、生產檢疫、出場合格率等方面也提高了一個檔次。

優化營商環境 為種業龍頭護航
“公司黨支部日常的‘三會一課’開展如何?”“公司業務開展遇到哪些難題?”9月21日,遂溪縣樂民鎮調研組走訪新海茂水產種業黨支部,既推進黨組織建設,也把服務送進企業,盡力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這一次的調研走訪,正是樂民鎮對當地企業開展送服務進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縮影。“我們企業遇到什么難題,走流程有什么疑問,不管是周末還是夜晚,只要一個電話打給鎮政府工作人員,總能得到滿意的答復。”冼凌飛告訴記者,自企業落戶樂民鎮以來,無論是租地、各類項目的報批,還是政策的扶持,均能感受到鎮政府服務企業、為企業辦實事的貼心和用心。
企業是魚,優質的營商環境,可讓企業發展“如魚得水”。樂民鎮黨委書記譚彤煜表示,隨著新海茂、海墾藍淼等重點水產項目落地樂民鎮,樂民鎮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當前,樂民鎮政府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根據企業經營發展需求,圍繞企業發展中的困境,提供輔導、申報、宣傳和資源對接,助力企業攻堅克難,加強政策“個性化”推送精準匹配,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以種業促振興 擦亮水產新名片
“以往每到過年,便開始發愁,不知道年后該去哪里打工謀生,現在村里有了大企業,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樂民鎮調神村43歲的村民陳姨告訴記者,此前通過招聘,順利進入新海茂公司上班,不僅包吃包住,每個月還可以領到3000多元工資,離家近還能照顧家里老人孩子。
遂溪新海茂落地樂民鎮以來,不僅解決了當地約200名村民的就業難題,還通過對蝦種苗優勢帶動,推進當地對蝦養殖的高質量發展。對蝦養殖戶陳先生告訴記者,在本鎮引進優質蝦苗,運輸距離短,不僅成本低,對蝦養殖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也更快。為幫助當地對蝦養殖發展,遂溪新海茂不僅對部分困難群眾贈送蝦苗,還針對養殖戶的養殖環境幫助選種,對養殖戶養殖中遇到的難題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
在牽線搭橋和信息傳遞方面下足功夫,把好的產品推出去,將優質資源引進來,努力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下一步,樂民鎮將繼續發揮資源及“種業”優勢,深入打造樂民鎮“紅色大文旅+現代種業”雙核驅動,擦亮水產養殖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加產品附加值,為樂民鎮鄉村振興工作注入強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