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溪縣城月鎮官田村的稀有紅樹林品種——玉蕊。
草木豐美,魚翔淺底,萬鳥投林,樹林蔥蘢,落日熔金,清風徐來……如今,閑暇時光驅車行走在遂溪的海岸線,觀賞海上綠色長城——紅樹林,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市民喜愛的休閑方式。
遂溪縣轄區內紅樹林面積約543.28公頃,其中保護區范圍內紅樹林面積435.22公頃,紅樹林宜林地99.23公頃。主要分布于界炮、楊柑、草潭、港門、樂民、建新、城月、黃略等8個沿海鄉鎮。自我市吹響建設“紅樹林之城”的號角以來,遂溪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傾全縣之力愛林護林,把紅樹林生態游景點與濱海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景點串珠成鏈,聚焦生態與經濟雙贏,打造遂溪特有的紅樹林生態品牌,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紅樹林的果子。

稀有紅樹林品種——玉蕊,晚上至早上八點前開花。
“海上森林”繪就海岸美景
海水浩淼,灘涂浪間,綠意蕩然。在界炮鎮西嶺村紅樹林片區,藍綠交錯間,成群結隊的各種鳥類,或追著潮汐覓食,或在空中飛翔。在潮水褪去的灘涂上,停泊著幾艘漁船,漁民在船上清理著漁網,漁船邊上的紅樹林處,魚、蝦、螃蟹各種生物在淤泥中嬉戲玩耍,不遠處的田地里大片的海紅米,在風中搖晃著綠色的枝干,更遠處是一棟棟鄉村樓房……
綠色,綠色,綠色……站在草潭鎮舊廟海堤上,記者用無人機向海邊不斷延伸著視野,極目所至,一條由紅樹林構筑而成的“綠色長城”不斷延伸著,成為守護漁村的天然海堤和漁船避風港。藍天白云,綠意綿綿,駕車行駛在舊廟海堤沿線,到處是鳥聲啾啾,羽翼翩翩,清風拂樹林,人在畫中游,讓人迷醉其間……

村民向記者展示采摘的海欖雌。
入夜,城月鎮官田村的紅樹林片區內,海上明月,伴著濤聲,林蔭樹梢里,鳥唱蟲鳴,奏響著迷人的海上樂章。此時,一朵朵迷人的“煙花”正在紅樹林間悄然盛放——被譽為“月下美人”的玉蕊花,因懼怕烈日,僅在夜間及白天陰涼處開放,成為少有人能賞到的美景。玉蕊長長的花蕊從花苞中綻放,探出淺粉色花絲,一朵朵粉雕玉琢的花朵流蘇般搖曳在風中。縱然掉落海上林間,亦有花自飄零水自流的美感。

村民在遂溪縣草潭鎮舊廟村的紅樹林采摘海欖雌。
駕車行駛在遂溪海岸線的各個鄉鎮,伴著濱海公路同向而行,紅樹林的美景不斷延伸著,綿延的紅樹林帶,種類有玉蕊、桐花、秋茄、白骨壤、海漆、木欖等,資源豐富且美麗獨特,為游客提供了零距離的“海上森林”探秘之旅,成為我市濱海旅游新熱點,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采風,大家都對湛江紅樹林之美贊不絕口。

遂溪縣草潭鎮舊廟村的原生態紅樹林。
“海上衛士”與漁民的不解情緣
紅樹林為什么這么“紅”?據市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介紹,紅樹科植物體內含有大量的單寧。當這種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時,就會發生氧化作用,產物附著的枝干呈紅褐色,因此稱為紅樹林。由于海水的特殊環境,紅樹林植物根系發達,對海岸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紅樹林被稱之為“海岸衛士”。

遂溪縣界炮鎮下斗倫村紅樹林。
“還是穿著褲衩,流著鼻涕趕海的年紀,老人們就告訴我,只要海上還有紅樹林,我們漁民就不愁吃喝。”草潭鎮舊廟村的老書記曾馬進動情地說,如果沒有紅樹林這道“綠色長城”,我們的海堤可能時時要面臨著風浪波濤的考驗,海堤背后的良田和村莊也難自保。曾馬進親眼見證過,沒有紅樹林的海岸線逐年逼近村莊,而有紅樹林的地方情況要好得多。

夕陽西下,遂溪縣草潭鎮舊廟村紅樹林上候鳥飛翔。
“綠色長城”守衛的,不僅是村民的家園,更是鳥類、魚蝦蟹貝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在碧波海浪間,在海上森林里,潮起潮落間,紅樹林特殊的淤泥質海岸,成為了眾多海產品良好的棲息地,紅樹林根冠茂密、落葉厚實,紅樹林沿海灘涂里棲息著泥蟲、紅蟹、海螺、魚蝦等豐富海產品,儼然是一個海洋聚寶盆。“過去吃不飽,我們到紅樹林里挖泥蟲、海螺,抓紅蟹,只要手腳勤快,就餓不著。”曾馬進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紅樹林保護的意識不斷提升,擔心挖傷紅樹林的根,如今已沒有人去紅樹林里挖泥蟲和海螺了。

遂溪縣楊柑鎮后營村連片紅樹林長勢喜人。
據遂溪不少老漁民介紹,除了涵養海岸,紅樹林渾身是寶,紅樹林果具有清涼解毒祛濕的功效。湛江海岸線氣候濕熱,漁民出海捕魚飽受烈日與暴雨之苦,當感覺身體不適時,用紅樹林果煮水飲下,就有很好的緩解作用。除了作藥用,當地漁民還將紅樹林果用于煲車螺湯,做成欖子餅等美食。與紅樹林一同扎根海岸線千百年,世代相傳,遂溪漁民們已和紅樹林結下了難解的情緣。

官田村干部帶記者走進這片紅樹林采拍。
全力推動紅樹林保護措施落地
“最近大家開的村民小組會,還有入戶工作,有沒有和漁民講到保護紅樹林的重要性?我們村這片紅樹林,特別是玉蕊品種可是被列為瀕危植物……”近日,城月鎮官田村委會議上,除了討論村務工作,該村委會副書記周海強不忘向村干部提起紅樹林保護的重要性。
從縣到鎮街、村委會、村民,當前,遂溪正舉全縣之力,多部門聯合,環環緊扣,吹響保護和擦亮紅樹林品牌的號角。遂溪縣成立建設“紅樹林之城”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縣黨委和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縣直有關單位和各鎮黨政主要領導為成員,下設綜合協調組、材料簡報組、保護修復組、宣傳教育組、融合發展組、督導組共6個工作組。

遂溪縣界炮鎮西嶺村海邊生長著大片紅樹林。
遂溪縣積極爭取涉農資金支持,目前,已爭取到2022年度紅樹林生態保護修復資金149.7萬元。并邀請專業規劃設計團隊,對全縣海洋生態旅游發展進行規劃,明晰紅樹林生態旅游未來發展布局。引入社會資金,助推“落地成林”,遂溪縣自然資源局與楊柑鎮政府計劃在楊柑鎮沿海各村委會選定25個適宜造林的單位地塊,共約1100畝,擬引入社會資金投資的方式,開展紅樹林造林行動,力爭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開展退塘還林營造工程。遂溪縣初步確定在樂民鎮源城港樂民河入海河口段,擬通過退塘還林營造工程清退養殖塘并種植紅樹林面積約500畝。該項修復(種植)工作計劃于今年底前完成。

在遂溪縣界炮鎮下斗倫村紅樹林,鴨子在覓食。
開展生態修復工程。城月河兩岸發現的原生態玉蕊群叢,面積超過3公頃, 總植株6701株。該品種已被列為易危樹種,被錄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城月河兩岸的天然玉蕊種群,是中國保存最好、面積最大、數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原生態玉蕊種群,針對該紅樹林片區,遂溪縣已聯合多部門進行保護和修復種植,強化司法保護和治理。遂溪縣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作用,依法打擊破壞紅樹林違法行為。今年來共受理涉違法占用紅樹林案件線索3件,立案3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書3份。其中運用公益訴訟手段,推動解決了界炮鎮北潭村周邊涉紅樹林污染問題。

夕陽西下,遂溪縣草潭鎮舊廟村紅樹林上候鳥飛翔。
“點綠成金”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沒想到能在遂溪見到如此壯觀的紅樹林美景,在白天也能見到‘曇花一現’的‘月下美人’玉蕊花!”“到遂溪不僅能踏海、賞鳥、品嘗肥美的海鮮,如今還能看到浩瀚的海上森林,真是讓人嘆為觀止!”連日來,眾多走進遂溪觀光的攝影愛好者及游客,對遂溪的紅樹林旅游路線贊不絕口。
炎炎烈日,城月鎮官田村紅樹林片區入口處,挖掘機轟鳴,揮舞著長臂,平整著紅色土地,村民們自發清理雜草垃圾,為硬底化道路鋪設做準備。“路通了,觀光設施不斷完善,相信我們這片紅樹林景區游客會越來越多,鄉村經濟也會熱起來。”9月14日,盡管為修路忙得滿頭大汗,但面對記者的采訪,周海強仍難掩興奮,興致勃勃向記者描繪著該村發展紅樹林旅游經濟的藍圖。下一步,官田村將依托獨有的玉蕊品種紅樹林片區,及流牛灘、千年官道、利濟橋、小瀑布等人文景觀,做好紅樹林旅游文章,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路徑,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官田村的稀有紅樹林品種——玉蕊。
官田村紅樹林片區的變化,正是遂溪縣打造紅樹林品牌工作的縮影。依托紅樹林資源,串珠成鏈,建設獨具遂溪特色的紅樹林生態旅游經濟帶,遂溪不斷完善紅樹林生態旅游的“軟硬件”建設。楊柑鎮新埠村委會牛牯圍至永安村一帶的海邊,正在搭建和完善觀鳥平臺,正面向社會招商引資,計劃培育觀鳥線路和專題游學項目,打造紅樹林“網紅”打卡點。
緊扣賞海景、品海鮮的濱海旅游主題,依托豐富的紅樹林資源,遂溪縣以界炮鎮北潭海洋生態旅游區開發建設為契機,推進建設20公里紅樹林碧道、蠔韻廣場、圣女果科普教育基地、老馬起義教育基地、楊柑河生態帶、北部灣紅樹林生態帶和九洲江生態帶等,將紅樹林生態旅游景點與濱海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景點串珠成鏈,打造一批“一程多站”式精品旅游路線。
遂溪西部海岸線綿長,多種資源并存,不僅有黃學增教育基地等紅色文化資源,還有鯉魚墩貝丘遺址等歷史文化資源與北潭紅樹林等綠色生態資源。依托獨特的生態系統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內涵,遂溪正力促農文旅融合發展,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觀光農業等新業態,提高農副產品深加工附加值,推動濱海旅游資源整合開發,探尋著紅樹林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