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他卻報之以歌。從小雙腿癱瘓,他卻用自強不息的韌勁,為自己插上騰飛的翅膀,艱難完成求學,并自主創業,成功完成了生活的“逆襲”,成為了生命的強者。
他就是“湛江市自強模范”陳平,創業成功后,他不忘回報社會。多年來,他熱心公益,不僅在自己創辦的企業中積極為殘疾人兄弟姐妹提供工作崗位,每年都組織當地殘疾人開展慰問活動,為他們送去別樣的溫暖。
做命運的強者
用心闖出致富路
陳平出生于雷州覃斗鎮鋪前村一個普通家庭,4歲時,不幸患了小兒麻痹癥,從此,他失去了奔跑的能力,只能爬著走路。然而,命運的打擊并沒有打倒他。自懂事起,陳平就有一股韌勁,普通小孩能做的,他一定也要自己獨立完成,甚至努力做得更好。為讓父母少操心,從小,陳平就自己洗衣服、打掃衛生、做力所能及的事。
12歲才開始上學的陳平,堅持自己爬著回學校,無論刮風下雨,他從不麻煩家里人。“我的身體是殘疾的,但我的意志是健全的,我要用自己的雙手來養活自已,決不依賴別人。”艱難完成求學后,17歲的陳平堅持學習修理鐘表技術,并在覃斗圩搭起了一間小木屋為店面,干起修理鐘表的“手技活”。每天他起早貪黑,腿腳腫痛甚至麻木,仍咬牙繼續干。他堅信熱情周到的服務,收費合理,一定會經營好這個修理鐘表店面。一年后,他憑精湛的修理技術,在當地成了小有名氣的人物。
他自強、自立、勤勞、踏實的品質,深深吸引了烏石鎮美麗姑娘劉彩芳。婚后,他將目光投向流沙港,決心投入珍珠養殖產業。和妻子東拼西湊,借來10多萬資金后,他和妻子在流沙村成功創建起了珍珠螺苗化場。經過一年辛苦付出,當年賺了5萬多元,陳平收獲了創業路上的第一桶金。
強大的內心,遠勝肢體的力量。在創業的路上,他自強不息,道路越走越寬闊。上世紀80年代末,他就帶動村里殘疾人合伙種植北運菜和西瓜,逐年擴大種植規模。90年代初,覃斗種植芒果風生水起,陳平勇立潮頭,他帶領妻子堅守附近的荒山野嶺、披星戴月,夫妻倆終于開墾出了30多畝地并種上了芒果。20多年來,這片果園成了他家一項固穩的收入,妻子劉彩芳也成了“種果女強人”。
注意到臨近村莊的坡地里有荒山大石,他又腦袋靈機一動,投身進入“石材市場”,創辦了石材工藝加工廠。近年來,陳平幫助附近村民改良了數千畝土地,為群眾改造坡地種植,并將石頭用作建筑材料進行加工。
回報社會
熱心公益事業
“我能在創業路上取得成功,在人生路上完成逆襲,少不了殘疾人聯合會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我也希望能盡微薄之力,回報社會。”2009年,陳平被選為覃斗鎮殘疾人協會會長,多年來,他始終堅持“互愛、互助、自強、自主”,積極為殘疾人做實事,辦好事。他的身影跑遍了鄉里每個殘疾人的家,對每位殘疾人的情況了如指掌。大伙都說,他就像一團火,溫暖著每位殘疾人的心。
在陳平創辦的企業和工廠內,總能見到殘疾人員工的身影。他根據殘疾員工的身體情況,合力安排分工,并時常以自身故事鼓勵員工們,要自強不息,勇敢面對生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多年來,陳平熱心公益事業,為附近村莊修路造橋、建設新農村、建設學校、為困難群眾建房,他總會伸出援手,捐贈石材或現金。每年,陳平都會組織當地100多殘疾人開展慰問活動,上門為重度殘疾人、困難殘疾人送來糧、油、衣被等生活用品及愛心款。在他榜樣的帶動和影響下,更多殘疾人自強自立、勤勞致富,摒棄了“等、靠、要”的思想,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