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所在小區樓道內,經常可以見到廢棄的冰箱、碗柜、洗衣機等。因小區內不讓收購廢舊家電的小商販進來,必須請人扛下樓,還要想辦法弄到廢品回收站,頗費周折,于是有的人怕麻煩,就索性擱置在樓道,成為一道不雅的風景。
我國是家電制造和消費大國。目前我國正處于家電報廢高峰期,據報道每年淘汰的廢舊家電達1.4億多臺,并且還以平均每年20%幅度增長。如何讓廢舊家電得到妥善處理,把群眾的煩心事、鬧心事辦實辦好,成為一道亟待解決的問題。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家家都有廢舊家電處理。處置和利用好廢舊家電,可以有效減少自行拆除廢舊家電帶來的安全隱患,減少環境污染,還能激發消費潛力,推動廢舊家電產品資源循環利用,有利于構建綠色低碳經濟體系。
現在我市廢舊家電回收大都靠小商小販,他們拖著板車,或開著電動小拖車,在大街小巷不停地吆喝。小區進不去,就在大門口靜守。他們用低價位收購廢家電,作簡單拆除后,值錢部分送到廢品回收站賣掉,其余則扔到垃圾桶旁。含有重金屬和塑料制品的廢料,對環境直接造成污染。因為回收不當,廢舊家電的價值得不到體現,有的市民寧愿棄之一旁,也不愿給小商販收走。
處置和利用好廢舊家電,促進廢舊家電回收處理規范發展,牽動著政府的心。去年初,國家發改委聯合商務部等部門下發《關于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重點談到廢舊家電回收。要求家電生產企業實行回收、加工、利用一體化模式。進一步優化回收渠道,暢通家電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利用,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回收處理經驗及做法。有些城市積極推廣“互聯網+回收”的模式,家電生產、銷售、回收企業和電商平臺聯手運作,使回收處理體系覆蓋面大大提高。
妥善處理廢舊家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一方面對廢舊家電堅持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建立完善的企業自愿、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的廢舊家電處理體系。另一方面鼓勵依托互聯網平臺,加強技術創新等,降低回收的成本和難度。以廢舊家電回收為切入點,向拆解、再生、再利用等環節延伸,有效提升廢舊家電處理能力,讓消費者、回收者、生產者都能得到更多實惠。廢舊家電回收處理一定要方便群眾,要組織好上門回收,多設置一些收購網點,將小商販的收購納入正式渠道,統一管理,收購價格要透明合理,特別對同一品牌的廢舊家電換新給予適當補貼,讓廢舊家電真正物有所值。要及時處理廢舊家電,不能長時間擱置,甚至亂堆亂放,影響市容市貌,也給文明創建添堵。
在家電回收利用上,我市還沒有形成規模,處于自流狀態,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市民對此寄予厚望和期待。有關部門要擔當作為,把千家萬戶關心的事辦好。只有明確權與責,健全管理制度和支持政策,才能讓家電回收更正規、更方便、更到位,才能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才能促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