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40歲的吳川跑步愛好者陳旭在他的跑步地圖軌跡中發現了許多“秘密”——他通過手機地圖精心設計GPS軌跡圖案,并且沿著這樣的線路跑步,最后地圖上的跑步軌跡便會呈現出各種有趣的圖案。至今已有6年“跑齡”的陳旭,就這樣在日常的跑步鍛煉身中“探索”出了吳川的“秘密”風景線,也讓跑步這項在一般人眼中非常枯燥的運動,在他的生活中充滿趣味。
如今,湛江喜愛跑步的人越來越多,“跑圈”文化也越來越豐富。也有很多“跑者”像陳旭這樣,不再僅僅追求跑步的速度和里程,而是熱衷于將跑步路線在地圖上精心設計成各種有趣的軌跡圖案,在跑步中便根據GPS指引的路線,邁開雙腿在大地上奔跑“作畫”。他們同時也分享著各自的軌跡所跑出的多姿圖案,不管是簡單還是復雜的圖案畫面,都透露出他們充滿趣味的濃濃生活熱情。
跑動的足跡在地圖上“作畫”
“我從2016開始跑步,至今每周都堅持跑步。”作為一名跑步愛好者,陳旭至今已有6年“跑齡”,平時主要在吳川江心島、海濱新城、吳陽蛤嶺村、吳陽霞街村等地,沿著公園綠道、湖畔等跑步。
陳旭第一次進行創意軌跡跑,是在2018年。“當時在網上看到一個跑友跑出了一朵玫瑰花,覺得非常有意思,于是我也開始琢磨著是不是可以跟著玩一下。”
“在公園、湖畔、道路間跑步,將跑過的路線變成一幅幅不同的圖案,看似一件神奇的事情,其實‘并不難’。”陳旭最初是在電腦上用高德地圖畫圖案,截圖后再沿著地圖線路跑。在2020年底,一位跑友向他推薦了一款創意跑步軟件,在這個軟件上,可以將地圖放大調整路線軌跡的圖案,設計好的圖案還可以直接保存在軟件上,形成跑步軌跡,“這使得跑步軌跡更精準,也使畫圖的速度大大提高”。
“創意軌跡跑的難度不在跑,而在創意,創意是核心,跑只是一種展現方式。設計路線是一件非常燒腦的事情。”陳旭很享受這樣一種跑步軌跡圖案的分享。他認為,特別是對初接觸跑步的跑者來說,創意軌跡跑可以增加跑步的趣味性,讓他們能夠將跑步堅持下去。
“翻看跑步的地圖軌跡,經常都會覺得有些軌跡似乎隱藏著圖案。”家住赤坎區的跑步愛好者杰仔喜歡畫畫,最近兩年也熱衷于跑畫。杰仔對湛江大街小巷的地形,縱橫交錯的街道,都很熟悉,因此想要跑出什么樣的圖畫,看看圖案,他就能想到,在湛江大體哪個街區可以完成這幅作品。
“跑時有點累,但看到手機上的軌跡畫成型,那種成就感無以言表。”杰仔常常將自己跑步創作出來“跑畫”截圖發到朋友圈,總能引來不少跑友“圍觀”點贊:他跑出的路線圖充滿童趣,有時候像只白兔,有時候又是一只公雞……
“當枯燥的跑步變成有趣的創作,鍛煉的同時也用腳步記錄了生活,將兩者相結合有一種滿足感。”杰仔說。
“跑畫”為運動生活添姿彩
豐富多彩的“跑畫”,讓本來重復枯燥的跑步,添加了多姿的色彩,也賦予了跑步愛好者特別的生活趣味。
“構思圖案不難,但要跑出圖案其實也不太容易。這需要預先設想路徑,也要對地形有足夠的熟悉度,才不會讓畫作歪掉,這需要耐心和細心。而如果要跑出更精細的圖案,則需用到手稿進行布線。”杰仔認為,“跑畫”可以培養一個人的運籌能力,同時也考驗創作者的想象力、設計美感和運動體能等。
杰仔認為,要在城市公園等地方“跑畫”,安全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公共道路上創作,一定要了解地形,需要確認哪里車流量大和周邊環境是否安全;也要提前設計路線圖,熟悉街道和小街巷環境,“如果跑著跑著突然轉向,那作品圖案就破壞了”。另外,跑的路線越長,線條自然越清晰,數據漂移導致的誤差就會越少。“跑畫”時,配速不是首要的,精確度比速度更重要,而且很多超長距離的路線,實際上是拆成好幾次分別跑完,一定要保持專注和注意力集中,避免功虧一簣。
陳旭也認為,“跑畫”看似簡單,其實需要十分的專注和堅持。手機GPS的軌跡是通過手機信號傳輸的,如果信號不通暢,GPS會自動重新做調整,從而導致整個圖形扭曲變形。所以在“跑畫”過程中,耗時比較久,通常要邊拿著手機,確認好軌跡出現后,再往下一個地點進發。
“跑畫成為健身新潮流,一點也不意外,跑畫的魅力就在于,當你完成運動后,不僅僅留下配速、公里數和汗水,還能在手機軟件上收獲一幅美麗的畫卷。”湛江市本土文化研究者楊杰飛說,跑步這項曾讓很多人感覺枯燥的運動方式,如今卻因為越來越多元的文化元素的融入,而成為跑友熱衷分享的內容。
楊杰飛認為,豐富多彩的跑畫讓跑步不再僅是一項健身運動,而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給這項運動又增添了一抹生活的樂趣。“跑畫”不僅傳播了“樂跑”的理念,而且在運動中融入跑步者對生活的情懷,也向更多人傳遞著健康和快樂。
在湖光巖景區內,跑步愛好者圍繞瑪珥湖跑出一個“愛心”。









